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有可能是这个小东西

摘要: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早孕期D-二聚体水平及临界值。 

方法 收集年6月至年6月在本院妇科就诊患者例,按本次生育意愿及既往有无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史分为三组:其中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既往无稽留流产史的早孕患者为早孕组(NEP组,n=);此次为宫内早孕、单活胎、既往有≥2次稽留流产的患者为复发性流产早孕组(AEP组,n=);既往稽留流产史的早孕患者且此次未孕患者为复发性流产未孕组(ANP组,n=)。所有患者均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AEP及NEP患者同时进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APC-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检查,分析各个指标的组间差异,采用GraphPad6.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计算临界值,计算D-二聚体及其它各指标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再次妊娠中的临界值。

结果 (1)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及基础FSH、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三组患者D-二聚体的临界值分别为0.65mg/L、0.51mg/L、0.57mg/L,与AEP组相比,NEP及ANP组显著降低(P0.05)。(3)AEP和NEP组各指标的比较统计结果显示:D-二聚体的临界值是0.65mg/L,D-二聚体AUC曲线下面积是0.89,阳性预测值90.24%,阴性预测值72.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PT临界值分别是9.75μmol/L、12.8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C-R、APTT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预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早期复发性流产早孕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存在血栓形成倾向,检测D-二聚体可预测复发性流产患者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改善妊娠结局。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RSA)是指同一个性伴侣连续超过两次妊娠均未成功,即连续遭受2次或2次以上自然流产或胚胎停育。结局是不能得到正常的有生机的胎儿(28周内),RSA容易引起继发不孕,给患者带来强大的精神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个人、夫妻双方甚至整个家庭的生活品质,对个人、家庭、社会影响较大,是目前生殖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RSA在育龄期女性中的发病率为1%~3%,其中50%以上原因不明,称为不明原因性RSA(Unexplain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URSA)。

现有研究表明,部分URSA患者会出现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state,PTS),导致胎盘小、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胎盘血流灌注下降,较大的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最终引起流产。目前临床上常用的PTS的指标有:D-二聚体的检测,同时行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活化蛋白C抵抗试验(APC-R)、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Ⅲ(ATⅢ)等检测。

本研究通过大样本的URSA病例,检测代表PTS的D-二聚体的变化,同时联合其它PTS的分子标志物,如Hcy、PT、APTT、APC-R,找到URSA的PTS下D-二聚体的界值,及其它有价值的指标联合预测URSA,指导保胎,减少流产的发生率,并找到PTS的实验室可参考的临界值及参考范围,用来指导低分子肝素(LWMH)进行保胎治疗。

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收集年6月至年6月在本院妇科就诊的例患者,其中要求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既往无稽留流产史的早孕患者例为早孕组(NEP组);此次为宫内早孕、单活胎、既往有≥2次稽留流产的患者例为RSA早孕组(AEP组);既往有稽留流产史,此次未孕患者例(ANP组)。

AEP及ANP纳入标准为:单胎、无内外科及妇科合并症。排除标准为:(1)生殖道结构畸形:超声或宫腔镜检查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单角子宫等,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2)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异常;(3)感染:弓形体病、风疹、巨细胞性包涵体病毒、疱疹、梅毒(TORCH)阳性,衣原体、淋球菌感染;(4)夫妇染色异常;(5)自身免疫性疾病: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抗核抗体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6)血栓史。AEP、ANP、NEP患者检测TORCH、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及其抗体、抗β2-GP-1抗体、狼疮抗体、子宫B超,绒毛染色体检查(胚胎停育者)等,对照研究。AEP及NEP患者除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同时行血Hcy、APC-R、PT、APTT检查。入选所有参加者均告知详细细节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二、研究方法

1.分组

按本次生育意愿及既往有无不明原因复发流产史,分为NEP组:要求门诊行人工流产术、既往无稽留流产史的早孕患者(例);AEP组:此次为宫内早孕、单活胎、既往有≥2次稽留流产的患者(例);ANP组:既往有稽留流产史,此次未孕患者(例)。

2.样本收集

所有患者均为单胎,AEP及NEP组B超提示宫内单胎,见心搏,即查D-二聚体及其它各指标。ANP组未孕,即查D-二聚体及其它各指标。

3.指标检测

(1)D-二聚体水平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悬浮法、分光光度法吸收测量含乳胶粒子的变化,含有共价包被有抗体的乳胶颗粒悬浮液的混合样品。抗原抗体引起乳胶粒子的凝集反应,可分光光度法测。

(2)Hcy:通过氧化型Hcy经三乙羧乙基膦(TCEP)还原成游离的Hcy,Hcy和自由基反应,循环放大,通过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转换成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后,吸光度检测转化率。

(3)APC-R:基于对凝血时间测试的血浆放置在含钙培养基中含有人体活化蛋白C和钙化中的延长。

(4)PT:用含钙凝血活酶测定患者血浆凝固时间。

(5)APTT:标准数量的脑磷脂(血小板替代物)和特定激活物(硅土)存在条件下血浆的复钙时间。所有患者均行D-二聚体水平检测,AEP及NEP患者除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同时行血Hcy、APC-R、凝血酶原PT、APTT检查。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GraphpadPrism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计算界值,界值取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大时D-二聚体及其它各项指标的值。两组数据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

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孕次数值相近,无显著性差异;与AEP组相比,NEP组及ANP组的基础FSH、抗苗勒管激素(AMH)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二、AEP和NEP组各指标的比较

AEP组中,D-二聚体的临界值是0.65mg/L,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0.89(P0.01),对复发性流产有较好的诊断及预测价值(表2,图1)。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24%、72.67%。

注:临界值采用NEP组与AEP组相比较得出ROC曲线下面积

注:AUC为ROC曲线下面积图1 NEP和AEP组D-二聚体和Hcy最佳界值判定的ROC曲线

Hcy、PT临界值分别是9.75μmol/L、12.85s,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CR、APTT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

AEP组中PT的AUC为0.55,阳性预测值36.79%(P0.05),对RSA有预测价值,其最佳临界值取12.85s(图2)。NEP与ANP组的PT无显著性差异(P0.05)(图3)。

三、NEP与AEP、ANP三组D-二聚体的比较

与AEP组相比,NEP、ANP组的D-二聚体的临界值及95%的区间值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P组D-二聚体临界值显著大于NEP及ANP组(P0.05),但NEP与ANP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3)。

讨论

URSA广义上来讲属于不孕症范围,其特殊性是妊娠后连续性的胚胎丢失,而不能得到有生机儿,给个人、家庭及社会以沉重负担,给孕妇沉重的心理负担,对社会危害巨大。URSA病因复杂,但血栓及PTS形成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结果之一,导致胎盘内小血栓形成,胎盘血流灌注下降,严重影响母胎之间的物质交换进而引起流产。目前尚无统一检测PTS的实验室指标及PTS的规范化治疗或指南。

本文通过对例URSA早孕组(AEP)与本次单活胎、既往无稽留流产史早孕患者例(NEP)进行对比,分析了D-二聚体、Hcy、PT、APTT、APC-R五个PTS指标,发现D-二聚体、Hcy、PT对URSA有预测性,但D-二聚体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可作为筛查指标;Hcy、PT的敏感性、特异性次于D-二聚体,但二者是否可以作为联合筛查指标仍需进一步验证。而APTT、APC-R作为URSA的PTS筛查指标意义大不。同时对AEP、NEP、ANP三组病例进行分析,发现D-二聚体在三组中的关系是:AEP组比ANP及NEP组高,而ANP与NEP相比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祝丽琼等的研究结果提示URSA患者未孕妇女D-二聚体水平同正常未孕妇女无差别,与上述结论一致。AEP组D-二聚体临界值大于ANP及NEP组,说明URSA患者妊娠后血液进一步进入高凝状态,D-二聚体较URSA未孕状态高。说明D-二聚体水平升高可作为高凝状态判断指标,可用来预测URSA血栓前状态。

D-二聚体是提示PTS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极其敏感的指标,在URSA中含量显著升高,说明患者存在较为严重的PTS。妊娠妇女,尤其是RSA患者,D-二聚体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妇女,提示RSA患者可能存在微血栓或PTS,导致胎盘组织微循环的缺血缺氧,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进而导致部分绒毛变性坏死,与此同时,机体启动继发性纤溶活动,以清除子宫静脉窦以及螺旋动脉内的血栓,从而加速再生和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最终显示出来的是含量明显升高的D-二聚体。同时,对于血栓已形成或有形成倾向,使用LWMH抗凝治疗已得到国内及国际的充分认可,并且D-二聚体可以作为指导肝素使用及抗血栓的监测指标。研究表明,D-二聚体含量在体内升高,表明机体纤溶以及凝血系统均被激活,处于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也是提示体内血栓形成的重要指标之一。

D-二聚体在URSA患者再次妊娠的界值是0.65mg/L,可以认为在这个范围内,妊娠相对是安全的。超过这个范围,即有使用肝素防止PTS或血栓,进行保胎的必要性。目前临床上公认LMWH用来对URSA血栓前状态进行抗凝保胎治疗,其应用广泛。临床上目前除用常规黄体酮保胎外,对于URSA尚可用LWMH保胎,效果显著,其判断效果的最重要依据之一即是D-二聚体,URSA再次怀孕不加干预再次流产的概率约60%~70%。Tong等对名合并PTS的RSA孕妇用LWMH抗凝联合阿司匹林保胎治疗,保胎成功率高达84.3%甚至更高。D-二聚体是重要的预测和指导用药指标,可能的原因是LWMH降低孕妇血液高凝状态,减小了血液粘滞度,降低小微血管的阻力,增加了胎盘血流量,改变了宫内微环境,降低组织缺血缺氧,进而促进了胎儿的生长发育,减少胎盘血栓形成。

本研究结果显示:Hcy在RSA产早孕患者中的界值是9.75μmol/L。本研究结果所获得的Hcy的界值与年美国心脏协会公布的“卒中指南”、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在防治干预价值、临床检测与诊断、筛查上,10μmol/L这一水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阈值,是大致相符的。大量研究证明,体内HHcy是RSA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有促凝的功能,超过正常范围浓度的Hcy将导致孕妇出现RSA。Eskes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HHcy与流产、宫内生长受限(FGR)、胎盘早剥关系密切,HHcy是胎盘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HHcy同时伴有其他血栓形成危险因素时,胎盘血管疾病导致的RSA的发病风险将成倍增加。HHcy可引起绒毛血管分化发育不良,造成胚胎死亡、流产。HHcy对RSA的影响,除了血管因素,还可能因为血中Hcy含量过高,代谢时消耗大量的一碳单位,影响胚胎的DNA合成,导致流产的发生。另外,Hcy还可提高氧自由基含量,使得代谢紊乱,阻碍胚胎存活、阻碍神经管发育,出现畸形。

综上所述,URSA中PTS作为其共同的病理生理结果,其在临床上已达成共识并逐渐得到重视,D-二聚体作为PTS的指标之一,因其无创性、可重复性及敏感性,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通过较大样本的URSA病例,检测代表血栓前状态的D-二聚体的变化,同时联合其它PTS分子标志物,如PT、APTT、Hcy、APC-R,得到URSA-PTS状态D-二聚体的临界值,及其它有价值的PTS分子标志物参考值。尝试解决目前临床上PTS的临界值及参考值都是针对正常未孕人群制定的,缺乏URSA的PTS参考范围的局面。本文大样本量的URSA再次早孕患者与正常无不良孕史的早孕人群进行统计学比较,结论是:早期URSA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升高,存在血栓形成倾向,D-二聚体检测可预测URSA发生血栓的可能性,改善妊娠结局。URSA再次妊娠早孕期D-二聚体的临界值为0.65mg/L,可认为排除其它引起高凝状态的病因,这一范围的D-二聚体继续妊娠是相对安全的。

但本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即未对D-二聚体0.65mg/L这一临界值在URSA再次怀孕早期患者中使用LWMH保胎情况进行统计,其在保胎中的应用价值需进一步验证,也是该项研究的下一步思路。另外,目前尚有一些文献及研究发现B超下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对URSA有提示及预测作用,进一步研究预计增加行B超下子宫动脉血流结合PTS分子标志物预测URSA,希望能指导LWMH进行保胎。

作者

林涛,沈晓露,潘豪杰,吴雪清,医院,温州医院

来源

D-二聚体在孕早期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中临界值的探讨,《生殖医学杂志》年4月刊,原文有删减

参考文献:

[1] PelusaHF,PezzariniE,BasiglioCL,etal.Antiphospholipidandantioangiogenicactivityinfemaleswithrecurrentmiscarriageandantiphospholipidsyndrome[J].AnnClinBiochem,,54:-.

[2] 朱梅,华苓.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免疫因素及因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36:-.

[3] WadaH.Pre-thrombotic(hypercoagulable)state/hypercoagulablediseasei[J].RinshoByor,,63:-.

[4] WangY,LinX,WuQ,etal.Thrombophiliamakersinpatientswithrecurrentearlymiscarriage[J].ClinLab,,61:-.

[5] 祝丽琼,陈慧,杜碧君,等.血栓前状态标志物F1+2、TAT、AT.Ⅲ、D-Dimer对早期复发性流产的预测价值[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31:-.

[6] MumfordSL,SilverRM,SjaardaLA,etal.Expandedfindingsfroma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ofpreconceptionlow-doseaspirinandpregnancyloss[J].HumReprod,,31:-.

[7] ElmahashiMO,ElbaregAM,EssadiFM,etal.Lowdoseaspirinand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inthetreatmentofpregnantLibyanwomenwithrecurrentmiscarriage[J].ResNote,,9:23-24.

[8] YeSL,GuXK,TaoLY,eta1.Efficacyofdifferenttreatmentregimensforantiphospholipidsyndrome-relatedrecurrentspontaneousabortion[J].ChinMedJ(Engl),,:-.

[9] TongL,WeiX.Meta-analysisofaspirin-heparintherapyforun-explainedrecurrentmiscarriage[J].ChinMedSciJ,,31:-.

[10]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中华高血压杂志,,19:-.

[11] 曲艳霞,王科英,李艳,等.种剂量叶酸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1:-.

[12] EskesTK.Clottingdisordersandpracentalabruption:hcy-anewriskfactor[J].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95:-.

[13] GlueckCJ,PhillipsH,CameronD,etal.The4G/4Gpolymorphismofthehypofibrinolytic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1gene:anindependentriskfactorforseriouspregnancy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jbolanhui.com/lyzl/2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