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沮丧的产妇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哭、情绪低落、焦虑、感觉孤独、疲劳、健忘、失眠等。可发生在产后任何时间,通常在产后3~4天出现。
产褥期抑郁的症状一般在产后2周发病,至产后4-6周逐渐明显。
妇科护理病历中的主诉指病人的主要症状及持续时间,病人的应对方式,主要心理问题。
在妇科护理病历有关婚育史的描述中,足月产1次,无早产,流产1次,现存子女1人,可简写为1-0-1-1,或用孕2产1表示。
妇科检查前应嘱咐病人排空膀胱,必要时导尿;检查时病人取膀胱截石位。
妇科检查的禁忌症:月经期,正常月经期应避免检查,如为阴道异常流血必须检查时,检查前应先消毒外阴并使用无菌手套及器械,以防发生感染。
双合诊可以检查阴道通畅度和深度;有无先天畸形、瘢痕、结节或肿块;触诊宫颈的大小、形状、硬度及子宫颈外口情况,有无接触性出血和宫颈举痛;扪诊子宫体位置、大小、形状、软硬度、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
三合诊检查内容除与双合诊相同外,还可扪清后倾或后屈子宫的大小,清楚地了解盆腔后壁的情况;可发现子宫后壁、直肠子宫陷凹、子宫骶韧带及双侧盆腔后壁的病变;估计癌肿浸润盆壁的范围以及扪诊阴道直肠隔、骶骨前方及直肠内有无病变等。
直肠-腹部诊一般适用于未婚、阴道闭锁或经期不宜做阴道检查者。
盆腔检查结束后按照顺序记录检查结果:外阴、阴道、子宫颈、子宫、附件。
护理计划是系统地制订护理活动的过程,包含对护理诊断进行排序,制订护理目标和选择护理措施,并及时评价实施措施后的效果。
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月经期、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防御功能受到破坏,集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生殖道造成炎症。经产妇阴道壁松弛,阴道腔增大,易致感染。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病原体中,经血液循环途径播散的病原体主要是结核杆菌。
当阴道分泌物、炎症分泌物、经血、尿液、粪便刺激外阴皮肤;外阴清洁不及时;穿化纤内裤、紧身衣致局部透气性差;细菌感染时均可造成外阴炎。
外阴、阴道炎症的共同特点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
外阴部炎症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及物理刺激,积极治疗阴道炎、尿瘘、粪瘘、糖尿病。局部可用1: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水温41-43℃,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如有破溃可涂抗生素软膏。急性期可用物理治疗。
外阴炎的护理措施: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前庭大腺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
前庭大腺炎症状是疼痛、肿胀,查体见患侧大阴唇红肿,发热,压痛,有波动感。脓肿可自行破溃,如引流不畅,炎症持续不退或反复发作。
前庭大腺炎的病人应取前庭大腺开口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依据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前庭大腺脓肿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行造口术。急性期病人卧床休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引流物性质。
白色假丝酵母菌呈卵圆形,不耐热,当加热到60℃持续1小时即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试剂等抵抗力较强。传染方式以内源性传染为主,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生长环境为酸性,寄生于阴道黏膜,也可存在于口腔、肠道,当条件适宜时3个部位的假丝酵母菌可互相传染。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为条件致病菌,孕妇、糖尿病、大量雌激素治疗、长期应用抗生素者、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者易发此症。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阴道分泌物典型特点为干酪样白带或豆渣样白带,阴道黏膜上可见白色膜状物(体征为小阴唇内侧、阴道黏膜红肿并附着白色块状薄膜,容易剥离,下面为糜烂及溃疡。)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表现。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灌洗采用2%~4%碳酸氢钠溶液。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局部用药:制霉菌素栓剂、克霉唑栓剂、咪康栓剂置于阴道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护理措施:对有症状的性伴侣应进行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滴虫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引起。活的滴虫透明无色,呈水滴状,鞭毛随波动膜的波动而活动。适宜滴虫生长的阴道pH值是5.2~6.6,适宜生长的温度25-40℃,3-5℃生存21日,在46℃生存20-60分钟。可经性交直接传播,男性因感染滴虫后常无症状,易成为感染源。还可经游泳池、浴盆、衣物等间接传播。通过污染的器械及敷料造成医源性感染。
滴虫阴道炎临床表现:稀薄泡沫状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但无红肿,分泌物可呈脓性、黄绿色,有臭味。生理盐水悬滴法查找滴虫。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灌冼应用0.5%醋酸或1%乳酸或1:高锰酸钾溶液。
未婚妇女滴虫性阴道炎一般禁阴道内用药,该病的全身治疗是口服甲硝唑片。
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内不宜哺乳。
滴虫阴道炎治疗后应在每次月经干净后复查1次,连续3个月经周期均是阴性称治愈。滴虫阴道炎应夫妻双方同时治疗,切断直接传播途径。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自净作用减弱,致局部抵抗力下降,病菌易入侵并繁殖引起炎症。子宫全切除后不影响雌激素水平。
老年性阴道炎:白带黄色或血性,阴道黏膜萎缩,阴道检查可见阴道皱襞消失,上皮菲薄,黏膜出血,表面可有散在小血点或片状出血点,严重时可形成表浅溃疡。
老年性阴道炎全身用药可口服尼尔雌醇或小剂量雌激素。阴道局部应用抗生素,放入阴道深部-----阴道后穹隆。可选用0.5%醋酸液冲洗。
子宫颈炎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厌氧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
慢性子宫颈炎最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是宫颈糜烂。
宫颈糜烂根据糜烂面的大小分三度。①轻度: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l/3;②中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③重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
单纯型糜烂指炎症初期鳞状上皮脱落后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表面平坦。
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子宫颈局部黏膜增生,子宫有排出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层向子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
慢性子宫颈炎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多数呈乳白色黏液状,也可为淡黄色脓性,如有宫颈息肉时为血性分泌物。
慢性宫颈炎在治疗前需常规做子宫颈刮片甚至活组织检查,排除早期宫颈癌。子宫颈刮片用于鉴别诊断,确诊需做活检。
慢性宫颈炎颗粒增生型病人行宫颈上药治疗时多选20%~50%硝酸银溶液。
宫颈糜烂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物理治疗,有激光、冷冻、微波疗法等。宫颈糜烂面小、炎症浸润较浅者可局部上药。
慢性宫颈炎物理治疗时机是月经干净后3~7日。
对患有子宫颈炎的患者可行物理治疗,治疗后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多量水样排液。嘱患者保持外阴清洁,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宫颈管炎患者阴道冲洗后将栓剂置于宫颈管内保证疗效。急性期患者不宜给予物理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病理: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急性盆腔炎的病因:经期卫生不良,流产后、产后感染、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阑尾炎、腹膜炎等邻近器官的炎症经过直接蔓延也可致盆腔炎。生殖道感染。
急性盆腔炎典型体征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妇科检查:阴道黏膜充血,脓性分泌物自子宫颈口外流。子宫颈举痛,子宫体略大、压痛、活动受限,输卵管增粗并有压痛,如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可触及包块。
女性婚后经常发生腰痛,尿急,尿频、尿痛,应初步考虑泌尿系感染,因此,首先应做的检查是尿常规。
急性盆腔炎患者尽量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炎症扩散。
急性盆腔炎主要治疗手段是抗生素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患者中毒症状加重可手术治疗以免脓肿破裂。急性盆腔炎患者脓肿破裂,会出现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部拒按等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是人乳头瘤病毒(HPV)。
尖锐湿疣传播途径:性交是主要传播途径,偶有通过污染衣物、器械间接传播。
尖锐湿疣触及易出血,有腥臭脓性分泌物。
尖锐湿疣以局部用药为主,常用药物为三氯醋酸、氟尿嘧啶,也可用冷冻治疗、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大的尖锐湿疣可行手术切除。
淋病以侵袭生殖、泌尿器官黏膜的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为特点。淋病的潜伏期为3~7天。
淋病主要通过性交直接传播,以子宫颈管最多见,也可侵袭尿道旁腺、前庭大腺。
筛查淋病的金标准是分泌物淋病培养。
淋病需夫妻同时治疗,首选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为主。淋病患者发现后应尽早彻底、及时、足量、规范用药,治疗结束后如果连续3次检查淋菌均为阴性方能确定为治愈。
如果你也想加入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那很简单你只要是年初级护师考试的同学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