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普通大众对有关病毒和细菌的知识还是知之甚少,这个可以从盲目的相信所谓的可以治愈新冠病毒肺炎、简单相信所谓双黄连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等现象看出。
病毒和细菌是和我们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两类生物体,本文试图帮助大家了解这两者。
一、细菌
1.定义
细菌:是指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也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5×10^30个。细菌的形状相当多样,主要有球状、杆状,以及螺旋状。
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2.细菌的分类
(1)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2)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3)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4)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三类。
3.人类对细菌的认识
细菌最早是被荷兰人列文虎克(-)在一位从未刷过牙的老人牙垢上发现的,但那时的人们认为细菌是自然产生的。直到后来,巴斯德用鹅颈瓶实验指出,细菌是由空气中已有细菌产生的,而不是自行产生,并发明了“巴氏消毒法”,被后人誉为“微生物之父”。
4.致病性
(1)吸附:细菌能以它表面的特殊成分和结构附着于寄主体表或各器官的上皮粘膜,如大肠杆菌的某些菌株借其表面抗原(K88)吸附于肠上皮,淋球菌借其表面丝状突出物吸附于尿道上皮,化脓性链球菌借其表面特异性M蛋白吸附于咽部粘膜等。
(2)侵入机体:分三种不同现象:
①细菌在表面生长繁殖,释放毒素,毒素进入人体,如破伤风、白喉等。
②有些细菌在吸附后,细胞膜上形成裂隙,细菌进入细胞内繁殖产生毒素,使细胞死亡,如痢疾杆菌和沙门氏杆菌。
③另有些细菌,通过粘膜上皮细胞进入皮下组织,并进一步扩散如链球菌所致丹毒及蜂窝组织炎等。
5.有益性
细菌不仅对人体有害,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广泛的利用细菌对人类带来的益处:
(1)醋的制作:细菌通常与酵母菌及其他种类的真菌一起用于酦酵食物,例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使酒转变成醋。其他利用细菌制造的食品还有奶酪、泡菜、酱油、醋、酒、优格等。
(2)细菌也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即是由链霉菌所分泌的。
(3)细菌能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来清除污染,称做生物复育。举例来说,科学家利用嗜甲烷菌来分解美国佐治亚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此外,细菌还能用来发电、细菌也有益于人的肠胃等等。
二、病毒
1.定义
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生物。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命形态,它由一个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没有酶系统。因此病毒离开了宿主细胞,就成了没有任何生命活动、也不能独立自我繁殖的化学物质。一旦进入宿主细胞后,它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复制、转录和转译的能力,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2.结构
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称为衣壳,遗传物质多为RNA或DNA。
衣壳与核酸分子统称为核衣壳。但以HIV为例,病毒表面还包裹着类似细胞膜的胞膜和刺突结构,与衣壳共同决定病毒的特异性。
3.分类
(1)从性质上分:病毒不仅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细菌病毒。
(2)从结构上还分为:单链RNA病毒,双链RNA病毒,单链DNA病毒和双链DNA病毒
4.病毒的生命过程
病毒的生命过程大致分为:吸附,注入(遗传物质),合成(逆转录/整合入宿主细胞DNA),装配(利用宿主细胞转录RNA,翻译蛋白质再组装),释放五个步骤。
因为病毒会拉近细胞间距离,易使细胞相融形成多核细胞,进而裂解。
(HIV病毒)
5.病毒的潜伏期
病毒的潜伏期:病毒基因随着宿主细胞的复制而复制,不进行表达,此时细胞内病毒数量增加不明显。
6.病毒的应用
(1)灭活病毒做疫苗
(2)基因工程中作载体
(3)细胞工程中作细胞融合的诱因(灭活病毒)
7.有关引起本次疫情的病毒转发一个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