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在那里能治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022/4499988.html
一、新天绿能()
1.公司简介
新天绿色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2月9日,由股东河北建投与建投水务发起设立。年10月13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集团主要从事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旗下拥有两大业务板块:风电业务和天然气业务。本集团从事风电场的规划、开发、运营及电力销售,在河北、山西、新疆、山东、云南、内蒙古等地区拥有风电项目。本集团以河北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开发风电项目,并积极寻找海外适宜投资项目。截至年12月31日止,本集团风电控股装机总量4,.75兆瓦,权益装机总量3,.62兆瓦。本集团年风电发电量为88.34亿千瓦时,可利用小时数为2,小时。
2.行业信息、竞争格局
天然气行业概况
近10年世界天然气产量和消费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年全球天然气生产量为36,亿立方米,消费量为36,亿立方米。近10年全球天然气产量及消费量具体情况如下:
随着全社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清洁天然气能源日益受到重视,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10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和消费情况如下:
目前,煤炭仍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首选,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年6月)》的数据统计,年间全球煤炭消费量为,万吨油当量,其中我国的煤炭消费量为,万吨油当量,占全球煤炭消费的52%,位居全球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群众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求日益提升,环境保护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核心任务,天然气作为优质高效的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逐步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国天然气消费年均增长12.4%,累计消费量约8,亿立方米,是“十一五”消费量的2倍。
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年的4.4%提高到6.6%。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中,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发电、化工分别占38.2%、32.5%、14.7%、14.6%,与年相比,城市燃气、工业燃料用气占比增加,化工和发电用气占比有所下降。预计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国天然气行业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下表:
公司的天然气业务集中在河北省境内,主要的竞争对手为跨区域经营的燃气运营商,如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华润燃气控股有限公司、昆仑能源有限公司等。
风电行业概况。
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影响。石油资源作为化石能源,蕴藏量有限,在目前世界能源消费仍以石油为主导的条件下,如果能源消费结构不改变,能源危机将提前到来。在此背景下,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寻求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并竭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由于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相比较,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效性,因此在过去的30多年里,风电发展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地位。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WindEnergyCouncil)统计数据,在年至年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50%,累计总装机容量从截至年末的23,MW增长到截至年末的,MW。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统计数据,年至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50%,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6.82%,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9,MW,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MW,分别占当年全球新增及累计装机容量的37.45%及34.94%,自年起连续多年双项指标均位居全球第一。
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实现控股风电累计装机容量3,.15MW。报告期内,公司在全国风力发电行业的市场份额情况如下表:
目前,我国已有多家国有大型企业积极参与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和其他风电场开发工作。此外,许多民营企业也投入到风电场的建设中。公司在风电业务领域现有主要竞争对手为:龙源电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等。
3.公司信息、核心竞争力
新天绿能是华北地区领先的清洁能源公司,主要业务位于河北省内。
在风电业务领域,截至年末,以控股装机容量计,公司是河北省领先的风电运营公司之一。公司在风电项目开发及运营阶段均有丰富的管理及技术经验,包括设计、施工前期准备、设备采购、施工、投产及测试、运营、检修及维护。年公司控股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2,小时,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在天然气业务领域,以年度天然气总销量计,公司为中国石油华北地区第三大分销商和河北省领先的天然气分销商之一。近年来,公司不断拓展天然气业务覆盖领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截至年底,公司在河北省的天然气业务已扩大到了30个区域市场。
由于公司进入河北省清洁能源领域较早,在政策支持、技术、市场品牌知名度等诸多方面已经建立起了竞争优势,上述优势将有利于巩固和提高公司在华北地区清洁能源行业的领先地位。
4.财务状况
17-20年一季报,公司营收依次录得70.71亿、99.92亿、.69亿和43.93亿,分别同比增长60.88%、41.31%、19.79%和2.64%。扣非净利润依次录得9.41亿、12.52亿、13.66亿和5.97亿,18、19年度分别同比增长33.12%和9.07%。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按业务类别划分的收入情况如下:
报告期内,发行人的主营业务聚焦于天然气销售业务及风力发电业务,主营业务中的其他各项业务系发行人利用其在天然气领域及风力发电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开展的配套或延伸业务,光伏发电业务亦系发行人未来的战略投资和业务布局方向之一。报告期内,发行人的天然气销售业务及风力发电业务的合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依次为95.76%、96.59%及96.82%。
近几年毛利率逐年下滑。依次为32.83%、28.79%、27.83%和26.64%。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19年56.26万,基数较小;管理费用5.54亿,同比增长18.04%;财务费用8.69亿,同比增长11.25%。
ROE方面。17-19年依次录得11.39%、13.72%和12.83%。趋势与净利率同。
资产方面。19年应收账款35.14亿,同比增长23.30%;存货0.51亿,同比减少11.75%。负债方面。应付账款0.97亿,同比增长31.32%。
公司现金流还可以。
截止年3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22.02亿,短期借款20.33亿,长期借款.34亿。
5.募投项目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计14.73亿。全部用于河北建投丰宁森吉图风电场(三期)MW工程项目。
6.风险点
企业主营风力发电业务,但该业务近年面临补贴退坡、电价下跌趋势,公司只好加大力度发展天然气销售业务。然而,仅约10%的毛利率不足以撑起企业的持续发展宏图。
天绿能在报告期内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约为同行均值的1/3,由于风力发电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该公司或面临现金流承压的难题。
公司长期及短期借款总额高达.1亿元,同比增长14.46%。其中,短期借款为53.17亿元,长期借款为.93亿元。
7.结论
和大多数新能源工程类公司一样,公司现金流糟糕,且港股上市PE仅5.5倍,A股上市后毫无投资价值。
二、复旦张江()
1.公司简介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创建于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企二期创业投资企业和上海复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和大学为公司股东。公司主要从事生物医药的创新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力求成为一家以知识产权为核心源泉的生物医药创新企业。
2.行业信息、竞争格局
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提高。未来,中国医药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皮肤病方面。
随着人类进步的步伐,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改变。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导致皮肤病发病率不断提高,而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也在不断地升级。WHO曾宣布,皮肤病将是21世纪人类历史上发病率最高、致残率最高、传染性最强的一种疾病。皮肤病是医学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情种类多、治疗时间长等特征。近年来,皮肤病患者数量持续增长,年龄日趋年轻化,且由于皮肤病病情反复,患者拖延病情,治疗费用高等原因,给患者康复带来极大不利。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我国皮肤病用药市场规模保持扩大态势,年全国皮肤病药物市场规模达.31亿元,同比增长4.3%。
至年间,国内尖锐湿疣用药市场容量由3.88亿元增长至7.9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43%,该类别药物的销售增长主要由盐酸氨酮戊酸和干扰素类产品在拉动。
鲜红斑痣的发病率约为3‰-4‰,无种族和地区差异。美国约有万患者(按3亿人口计算),全世界约有2,万患者2。按照该发病率计算,中国过去数十年的鲜红斑痣的存量患者高达数百万人,每年新增患儿约5万人
恶性肿瘤方面。
恶性肿瘤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全球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恶性肿瘤发病总体而言位居中等偏上水平,约占全球恶性肿瘤发病的21.8%。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年中国抗肿瘤药物总产值达.95亿元,同比增长21.20%。
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有葛兰素史克、默沙东、石药集团等。
3.公司信息、核心竞争力
艾拉是世界首个用于尖锐湿疣治疗的光动力药物,填补了特殊部位(尿道内、肛管内、宫颈部位)尖锐湿疣长期缺乏有效治疗的空白。根据米内网数据显示,艾拉占据我国60%的市场份额。自年上市至今,已累计实现销售.3万支,累计销售收入超过23.23亿元。
里葆多是全球首个抗癌类脂质体药物Doxil的国内首仿药,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癌症。自年上市至今,已累计实现销售61.2万支,累计销售收入超过21.57亿元。
而复美达是全球首个针对鲜红斑痣的光动力药物,属化学药品第1.1类,FDA已认可该药物将是治疗鲜红斑痣适应症的第一个申请药物。自年上市至今,已累计实现销售4.52万支,累计销售收入超过1.69亿元。
从产品结构来看,艾拉-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61.5%、53.34%、44.77%,呈现持续下滑态势;反过来,里葆多近三年的营收占比平稳上升,但面临着石药欧意旗下的多美素以及常州金远药业的立幸等竞争对手的市场争夺;而新产品复美达暂时没有快速放量。
根据米内综合数据库,在我国尖锐湿疣治疗用药领域中,公司产品盐酸氨酮戊酸制剂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且与市场上其他品种具有较大差距,市场地位稳固。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三位的是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和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是用于病毒感染的药物,只有部分用于尖锐湿疣的辅助治疗,虽两者合计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但不与盐酸氨酮戊酸产生直接竞争。而排名第四、五位的咪喹莫特乳膏与鬼臼毒素酊按销售额计算合计仅占不足10%的市场份额。根据米内综合数据库,年度盐酸氨酮戊酸终端销售额在皮肤类药物市场中排名第9位,市场份额由年的2.08%提升至年的2.89%。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产品复美达是ICH监管机构成员范围内唯一被批准用于治疗鲜红斑痣的药物。
在我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领域中,多柔比星的市场份额最高,也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品种,年销售总额为27.55亿元,而多柔比星市场几乎完全被其脂质体制剂占据。从生产厂家及其产品来看,公司产品里葆多自上市以来一直为多柔比星市场领先产品,但由于里葆多年销售不达预期,当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进而影响了其年的终端市场份额。年公司产品里葆多在我国蒽环类抗肿瘤药物终端销售额排名第五位,在我国多柔比星制剂终端销售额排名第三位,市场份额分别为9.52%和19.79%。年,公司与上海辉正合作逐渐步入正轨,预计里葆多终端销售市场份额将有所回升。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达3.51亿元,占报告期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15.40%。公司多次担纲国家级研发项目,其中包括: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多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自1年以来,公司已连续被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并于年5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批准,成为“上海浦东新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之一,暨“复旦张江分站”。截至本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拥有境内专利授权56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拥有境外专利授权10项,全部为发明专利。
4.财务状况
从年以来的经营情况来看,复旦张江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快速成长期。-年的业绩增长非常稳定。年营业总收入仅为1.34亿元,年增长到了6.22亿元,净利润也从0.31亿增长到1.39亿,六年间的总营收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29.16%、28.41%。
阶段二:业绩放缓期。年,由于受到“两票制”政策的影响,使得核心产品里葆多代理商无法完全履行独家代理协议,导致销售下滑。全年总营收只有4.98亿,同比下滑19.97%,净利润更是仅有万,较上年度同比大幅下降45.72%。
阶段三:恢复成长期。好在年,公司决定终止独家总代理协议,重新组建了新的肿瘤药物销售推广团队,使得里葆多销售额同比增长85%,营收比重达到36%。
年,复旦张江更是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全年实现总营收10.29亿,同比增长38.75%,净利润2.27亿,同比增长.76%,为上市以来的最好成绩。
报告期毛利率在90%左右。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19年5.31亿,同比增长32.76%;管理费用0.55亿,同比减少34.27%;财务费用0.06亿,同比增长23.79%。
ROE方面。17-19年依次录得8.54%、11.83%和24.16%。趋势受净利率、负债率和周转率共同拉动。
资产方面。19年应收账款3.77亿,同比增长35.25%;存货0.32亿,同比增长-0.53%。负债方面。应付账款0.07亿,同比增长42.93%。
公司现金流尚可,除17年外,其余报告期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均高于净利润。
截止年3月末,公司账面货币资金5.89亿,短期借款2.00亿。
5.募投项目
公司拟募集资金总计6.50亿。分别用于海姆泊芬美国注册项目2.30亿、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持续发展项目2.40亿、收购泰州复旦张江少数股权项目1.80亿。
6.风险点
复旦张江的产品种类单一持续太久,随着药品降价,其主营业务或许“不进则退”。
年至年的报告期内,复旦张江的主导产品有三种:艾拉、里葆多和复美达,从实际销售情况看,核心产品就前面两个,可以说,复旦张江是靠着“两个产品”打天下的。报告期的3年中,复旦张江的艾拉、里葆多两个产品的销量占据销售收入的90%。
新药研发也极不顺利。最近四年复旦张江的研发投入表现一般。-年,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12亿元、1.12亿元、1.09亿元、1.30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51%、21.99%、14.65%、12.68%,研发费用没有随着总营收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
自年以来,复旦张江的销售费用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远高于同行44%的平均水平。而且,最近四年的销售费用合计高达15.25亿元,是同期4.63亿元研发费用的3.32倍。
7.结论
公司产品线较薄弱有缺陷,研发投入一般,港股复旦张江PE不过20倍,A股上市后显然不会有很好的投资价值。不建议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