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版《妇产科学》推荐的产前检查方案
常规检查及保健
备查项目
保健教育
第1次检查
(6~13+6周)
1.建立妊娠期保健手册
2.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妊娠期高危因素
4.血压、体重指数、胎心率
5.血常规、尿常规、血型(ABO和Rh)、空腹血糖、肝功能和肾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和HIV筛查、心电图等
1.HCV筛查
2.地中海贫血和甲状腺功能筛查
3.宫颈细胞学检查
4.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
5.妊娠早期B型超声检查,妊娠11~13+6周B超测量胎儿NT厚度
6.妊娠10~12周绒毛活检
1.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2.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宠物
3.慎用药物和疫苗
4.改变不良生活试;避免高强度、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5、继续补充叶酸(0.4~0.8)mg/d至3个月,有条件者可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第2次查检
(14~19+6周)
1.分析首次产前检查的结果
2.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
3.妊娠中期非整倍体母体血清学筛查(15~20+0周)
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
1.妊娠中期胎儿非整倍体筛查的意义
2.Hbg/L,补充元素铁60~mg/d
第3次检查
(20~23+6周)
1.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
2.胎儿系统B型超声筛查(18~24周)
3.血常规、尿常规
宫颈评估(B型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早产品高危者)
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胎儿系统B型超声筛查的意义
第4次检查
(24~27+6)
1.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
2.75gOGTT
3.血常规、尿常规
1.抗D滴度复查(Rh阴性者)
2.宫颈阴道分泌物fFN检测(早产高危者)
1.早产的认识和预防
2.营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
3.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意义
第5次检查
(28~31+6周)
1.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胎位
2.产科B型超声检查
3.血常规、尿常规
B型超声测量宫颈长度或宫颈阴道分泌物fFN检测
1.分娩方式指导
2.开始注意胎动
3.母乳喂养指导
4.新生儿护理指导
第6次检查
(32~36+6周)
1.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胎位
2.血常规、尿常规
1.GBS筛查(35~37周)
2.肝功能、血清胆汁酸检测(32~34周,怀疑ICP孕妇)
3.NST检查(34周开始)
4.心电图复查(高危者)
1.分娩前生活方式指导
2.分娩相关知识
3.新生儿疾病筛查
4.抑郁症的预防
第7~11次检查
(37~41+6周)
1.血压、体重、宫底高度、腹围、胎心率、胎位、宫颈检查(Bishop评分)
2.血常规、尿常规
3.NST检查(每周1次)
1.产科B型超声检查
2.评估分娩方式
1.新生儿免疫接种
2.产褥期指导
3.胎儿宫内情况的监护
4.超过41周,住院并引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