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zqbdf/200921/8231855.html
一、血液生理概要
1.血清与血浆区别:血清缺少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I、II、V、VIII)
2.血液pH为7.35-7.45(动脉血7.4、静脉血7.35)
3.血液比密:正常男性约为1.~1.,女性约为1.~1.,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密约为1.~1.;
4.血浆渗透量:正常人约为~mOsm/(kg·H20)。
5.血液特性:悬浮稳定性、黏滞性(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凝固性。
6.血液生理功能:具有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防御功能。
二、采血方法
1.静脉采血法
①采血部位:肘部静脉(首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
②消毒应从内向外、顺时针进行消毒
③扎压脉带:时间应小于1min,>2min会影响结果
④穿刺:见回血后立即去掉压脉带
⑤放血与混匀: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轻轻混匀抗凝血避免溶血发生
⑥应避免同侧采血,间隔1h以上,影响结果
2.末梢采血法(方便快捷)
①采血部位:WHO推荐采集左手无名指内侧血液;婴幼儿可采集大趾或足跟内外侧缘。
②进行多项检查时,采血顺序依次为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血型鉴定
③采血不顺时不可用力挤压
④耳垂采血法已淘汰(结果不恒定,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3.采血管选择
三、抗凝剂选择
1.乙二胺四乙酸(EDTA):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使Ca2+失去凝血作用,阻止血液凝固。Na盐溶解度低于钾盐。
2.草酸盐(双草酸盐):与钙离子形成沉淀;草酸钾与草酸铵(血小板计数)按4:6混匀
3.肝素:与抗凝血酶结合,加强抗凝血酶(AT)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可用于生化、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等项目
4.枸橼酸盐:能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成螯合物,枸橼酸钠与血液的抗凝比例为1:9(凝血)或1:4(血沉)。可作为血液保养液
四、血涂片制备与染色
1.推片方法:手工推片法和厚血膜推片法(疟原虫)
2.瑞氏染料由酸性伊红和碱性美兰组成,溶解在甲醇溶液中,对细胞质成分染色较好
3.吉姆萨染液由伊红和天青组成,对细胞核、寄生虫染色较好
4.酸性环境中带正电荷多易与伊红结合、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兰结合
5.磷酸盐缓冲液pH为6.4-6.8(改变细胞所带电荷促进染色进行)
6.可用rA表示瑞氏染料质量规格
7.血涂片质量控制
①血滴大、角度大、推片速度快,血膜厚
②血滴小、角度小、推片速度慢,血膜薄
8.血涂片应观察体尾交界处,以红细胞为标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