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hoSeq临床探案患者痰涂片

随着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率的逐年上升,NTM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但NTM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差异大,实验室诊断难,易造成NTM病的误诊。在这期PathoSeqTM探案中,患者高龄,有COPD病史,长期吸烟,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40余年,加重伴发热10天”入院查因。痰涂片/BALF涂片抗酸杆菌阳性,但无法确诊是结核还是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于是采集肺泡灌洗液送检阿吉安基因PathoSeqTMmNGS检测后,结合患者临床信息及其他诊断结果,即刻找出背后真凶——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进行药物精准治疗。

病史与主诉

患者

患者,男,65岁,农民,于-09-05日因“间断咳嗽、咳痰、喘息40余年,加重伴发热10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

40余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咳少许白粘痰,伴喘息,无发热、胸痛、盗汗、咯血等不适,医院按“气管炎”诊疗(具体不详),病情反复,多于季节交替时加重,伴活动耐力逐渐下降。近3年诊断为“慢阻肺”,规律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病情控制可。2月前上述症状再发,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就医院给予气管镜检查,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后好转,出院后规律口服“利福布汀0.3Q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QD+克拉霉素缓释片1.0QD”。10天前再次出现咳嗽、咳痰、喘息、发热,体温最高达38℃,医院,给予“哌拉西拉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入院治疗,门诊以“肺部感染,AECOPD”收入我科。起病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饮食、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个人史

吸烟50年,平均每天10支,戒烟2月;喝酒20年,平均每天ml,已戒酒10年。

入院检查与治疗

入院查体

体温36.8℃,脉搏98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87mmHg。

胸部增强CT

双肺肺气肿,肺大泡,左上肺空洞影,右上肺密度增高影。

(图1.9月6日胸部增强CT检查)

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百分数68%,淋巴细胞百分数19%↓,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4.7%,淋巴细胞绝对值0.69*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17*10^9/L,血小板压积32.2%↓;

PCT降钙素原定量

0.06ng/mL;

涂片抗酸染色+真菌涂片+涂片革兰染色

镜检未见细菌和真菌,镜检可见抗酸阳性杆菌(+),需进一步区分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

(图2.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等结果)

初步诊断

1肺部部感染;2慢阻肺急性加重期;3右上肺占位待排。

治疗方案

经验性抗感染,比阿培南0.3Q6H静点,继续口服利福布汀0.3Q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QD+克拉霉素缓释片1.0QD。

进一步检查

T-SPOT.TB

检查结果阴性。

(图3.T-SPOT.TB检测结果)

XpertMTB

检查结果阴性;

(图4.XpertMTB检测结果)

气管镜检查

左、右主支气管及所属各叶段支气管见大量白色粘稠分泌物,依据胸部CT及镜下表现,于左固有上叶支气管灌洗,留取标本送检mNGS,于右上叶间尖段支气管盲检,刷检,留取标本送检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

对右上叶尖段支气管进行盲检,示肉芽肿性炎伴坏死,特殊染色结果显示抗酸(-),分子病理结果显示TB-DNA(PCR)(-)。

(图5.特殊染色检查结果)

肺泡灌洗液mNGS检测

9月8日采集患者肺泡灌洗液送检阿吉安基因PathoSeqTMmNGSDNA检测,9月9日结果回报:鸟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aviu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jcb/7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