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曝光 http://m.39.net/baidianfeng/a_5154118.html
11月16日下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第五十六场新闻发布会。
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首先通报了全省最新疫情情况:11月15日,浙江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由英国输入),已排查密切接触者均已实施集中隔离。截至11月15日4时,浙江已连续15天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报告;现有在院治疗确诊病例7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7例,均由境外输入。作为本地病例超千人的省份,浙江用4天实现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降到个位,用3天实现本地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为零,用84天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首次清零,本地确诊病例除死亡1例外全都治愈出院;浙江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实现了“二季红、半年正、三季进”。动态调整重点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管理服务措施由于新疆喀什地区近期发生聚集性疫情,并部署实施全员核酸检测。根据浙江常态化精密智控机制要求,省防控办于10月6日作出规定,对10月10日以来有喀什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来浙返浙后要求提供到达目的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对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或信息的,到达目的地后应立即到综合服务点等指定场所接受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考虑到新冠病毒具有潜伏期,对来自喀什地区的核酸检测阴性者仍应加强14天健康监测,并提示做好个人防护;如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的,必须及时就医并报告。
△天目新闻编辑余西萌
因上海市浦东新区祝桥镇营前村,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街、中新渔港冷链物流区A区和B区,安徽省颍上县慎城镇张洋小区已被确定为中风险地区。有上述地区旅居史的人员,在来浙返浙后也要求提供到达目的地前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能够出示包含核酸检测阴性信息的“健康码”绿码,经核验后,在测温正常且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可自由有序流动。为避免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建议省内人员近期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如必须前往的,请务必加强个人防护。此外,鉴于山东省青岛市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浙江在该市全域降为低风险等级之日起,不再要求离青来浙返浙人员提供核酸检测阴性等证明材料。
全国防疫健康码显示无异常人员在浙江无需重复申领本地健康码健康码是浙江省疫情防控机制的一项创举。陈广胜表示,在应用推广初期,考虑到各地疫情形势存在差异性,浙江采取了三统一分的模式,即在统一管理机制,统一数据规划,统一共享平台的前提下,由各设区市分区分级进行解释。
△天目新闻编辑余西萌
随着疫情形势趋稳向好,浙江省从3月份开始就依托全国一体化的政务服务平台,推进与各省区市防控码的数据共享和转换互认,特别是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为提高长三角地区人员流动的便利性,进一步强调上海随申码、江苏苏康码、安徽的安康码与浙江健康码同等效力,在全省范围内都可作为通行凭证。
△天目新闻编辑余西萌
陈广胜介绍,按照国家和浙江省规定,除了来自中高风险等级所涉地区的人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外,凡是全国防疫健康信息码显示无异常的人员,均可在浙江范围自由流动,无需重复申领本地健康码。
浙江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人物并防”措施
综合判断前阶段国内相关病例呈现的风险因素,浙江全面加强冷链食品、重点场所环境、重点人员新冠病毒监测工作,切实增加日常检测频次。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做好进口冷链食品的装卸运输工具、产品外包装等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实现全流程闭环管控可追溯。着力健全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入境口岸货物装卸搬运工作人员防疫措施。
同时,坚持疫情防控底线思维,着眼于县级5—7天内完成辖区内人口最多的乡镇(街道)全员筛查、市级5—7天内完成辖区内人口最多的县(市、区)全员筛查、省级5—7天内完成万人次筛查的标准,准备社区全员核酸筛查能力。深化多点触发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坚决防止疫情反弹。
浙江做好国际航行船舶船员换班和涉疫外轮处置工作
为适应沿海港口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确保中国籍船员“应换尽换、应上尽上、应检尽检、应隔尽隔”。至今累计已完成00多艘次、.7万名船员换班,日均换班余人,换班艘次和人数均居全国前列,换班船员受检未发现相关病例。
由于建立了闭环管理机制,浙江沿海地区已成功处置“古杰多马士基”轮、“地中海弗莱维亚”轮等34起抵港外轮疫情,累计救治涉疫国际船员11人,此外还救助了各类非涉疫病患国际船员余人。
浙江着力打造零售药店防疫哨点.0版
浙江省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陈广胜:针对秋冬季疫情防控,浙江药监部门进一步作出工作部署,着力打造零售药店防疫哨点.0版。
一是健全监测网络。在各县(市、区)选取10家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零售药店作为常态化监测哨点,形成“平时重点监测网”,每日报送相关购药品种、人数、销量等情况;一旦出现本地新发病例或应急响应等级提升,相应辖区内所有零售药店都将实施每日监测信息上报制度,从而形成“战时全面监测网”。
二是梳理监测目录。通过剖析药品零售行业特点,研判可早期预警疫情的药品品类,我省选定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等4大类个药品作为常态化监测品种,提升监测精准性。
三是搭建监测平台。充分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技术手段,开发升级零售药店常态化疫情监测警戒系统,完善自动预警、智能分析等功能模块,并建立多部门风险协同处置机制。
总之,对疫情防控绝不能有半点松懈,药店的哨点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削弱。浙江将继续发挥零售药店布局广泛的优势,坚持关口前移,在切实保护隐私的前提下
明确了部门的职责和基层防控职责。主要细化了卫生健康部门的一些防控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防控职责。加强了乡镇(街道)的防控职责,明确乡镇(街道)应当协调落实防控措施,指导村(居)民委员会采取防控措施。在补齐防控工作短板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补齐应急预案操作性不强的短板,并且要进行实战演练,通过实战演练不断完善预案。
补齐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薄弱的短板。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对相关人员的应急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也做了明确要求。
补齐应急物资储备不足的短板。应急储备分成两类,一个是实物的应急储备,采取目录制,由省(市、县)分级进行储备。还规定了产能的应急储备,就是在应急情况下,现有的物资局储备不够用的情况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及时启动产能,加快进行生产,补充应急物资的不足。
补齐医疗救治体系的短板。医院当中应该建立独立的传染病病区,县(市、区)应该建立专门的传染病专科以及符合隔离要求的传染病病区。
补齐突发疫情和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预警薄弱短板。要求建立大量的不明原因疾病的监测哨点,健全监测网络,完善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监测预警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总结提升防控工作中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专家委员会,明确省(市、县)卫健部门要建立专家委员会,为更加科学的进行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
增加了村(居)民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服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应当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规范了疫情防控数据的采集、共享和销毁工作,确保防控疫情的数据安全。
利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监测预警、研判分析、防控救治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同时,在应急措施中增加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溯源等工作。
提升医疗机构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平战结合能力,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医疗机构时应设置一些平战结合的设施。另外平时大型的体育场馆、展览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也为疫情防控提供平战结合的一些措施。比如在大型的公共体育运动场可以通过非常快的结构改变设置医疗方舱。
建立中西医结合应急工作机制。此次疫情防控,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下一步还将对中医药发展进行进一步立法。精准推进复工复产,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双赢,并对疫情带来的生产发展问题制定有关优惠政策给予了规定。创新医保支付政策。健全重大疫情医疗救治医保支付政策,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调整有关医保的支出目录;优化异地直接结算的流程,确保患者在异地能够及时得到救治。大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