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传染病
1.[考点]病原体引起人体感染的因素
[分析]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与题中的五个选项均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2.[考点]隐性感染的特点
[分析]题干给出的内容是典型的隐性感染的特点。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和体征,甚至亦无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
3.[考点]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
[分析]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己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4.[考点]抗Hs的临床意义
[分析]乙肝的Hsg转阴后一段时间,在疾病的恢复期开始出现抗Hs,这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性作用,而抗H和抗H虽然也是抗体,但不是保护性抗体,N聚合酶和抗核抗体与乙肝无关。
5.[考点]重型病毒性肝炎的出血原因
[分析]重型病毒性肝炎时有严重的肝功能异常,肝脏是许多凝血因子制造的场所,因此当重症病毒性肝炎时凝血因子合成必然减少,因而成为其出血的主要原因,其他原因可能也参与,但均不是主要原因。
6.[考点]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
[分析]这是道记忆题,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病程约2~4个月,病程超过半年则转成慢性。
7.[考点]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
[分析]戊型肝炎病毒与甲型肝炎病毒一样,粪-口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特别是饮用水污染可引起戊型肝炎病毒暴发流行。其他途径均不是戊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
8.[考点]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
[分析]Hg与病毒HVN密切相关,是HV活动性复制和有传染性的重要标记,因此乙肝病毒复制的指标是Hg。而抗H、抗Hs、抗H均为抗体,不能代表病毒复制,Hsg本身无传染性,仅作为HV存在的间接指标,也不代表病毒复制。
9.[考点]丙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分析]丙型肝炎是由HV感染引起,主要通过输血获得,急性期症状较轻,黄疸型仅占25%,容易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细胞癌常与丙肝病毒感染有关。因此选项是不正确的。
10.[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点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野生鼠类为主要传染源,在我国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病原体是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为RN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5种,即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流行有明显季节性,其中我国常见的黑线姬鼠传播者以11月份至次年1月份为高峰,家鼠传播者3~5月为高峰,仅林区姬鼠传播者高峰在夏季,因此答案是。
11.[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休克的发生原因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早期即病程的3~7日常出现低血压休克,主要是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于疏松组织,使血容量下降。此外由于血浆外渗使血液浓缩,血液黏稠度升高和I的发生,血液循环淤滞,进一步降低有效血容量,引起早期休克。其他各项均不是主要原因。
12.[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
[分析]这是道记忆题,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潜伏期4~46天,一般为1~2周。
13.[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主征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有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其余虽然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表现,但不是主征。因此答案是。
14.[考点]艾滋病的英文缩写
[分析]艾滋病的英文缩写是IS,而RS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英文缩写,HIV是人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HV和HV分别为乙型肝炎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的英文缩写。
15.[考点]艾滋病的发病机制
[分析]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主要是由于艾滋病病毒侵害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损伤,严重免疫缺陷,从而临床可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继发卡波西肉瘤等。
16。
[考点]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分析]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性乱者、静脉药瘾者和多次输血者,发病年龄主要是50岁以下的青壮年,所以50岁以上的人一般不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
17.[考点]确诊伤寒的依据
[分析]伤寒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而血培养的阳性率最高,在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达到80%~90%,第3周约50%,而粪便培养出现阳性较晚,通常在第3~4周,阳性率较血培养低,胆汁培养需要作十二指肠引流,操作不便,病人不适,很少采用。
18.[考点]伤寒的病理特点
[分析]伤寒的病理特点是全身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殖性反应,回肠下段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的病变最具特征性,所以答案是,其余部位均不是。
19.[考点]伤寒病原学的特点
[分析]伤寒杆菌是伤寒的病原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机体感染后诱生相应的抗体,作凝集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与“H”抗体,此即肥达反应,“Vi”抗体效价低,大多数伤寒杆菌带菌者“Vi”抗体阳性。因此答案是,其余均为伤寒杆菌的特点。
20.[考点]伤寒的传染源
[分析]伤寒病人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病人自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恢复期或病愈后排菌减少,仅极少数(2%~5%)持续排菌达3个月以上,偶尔终生排菌。排菌期限在3个月以内者称暂时带菌者,3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
21.[考点]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
[分析]细菌性痢疾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原菌随病人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生活用品或手,经口感染。虫媒如苍蝇可以传播,但亦通过污染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其余途径一般不会传播。
22.[考点]慢性菌痢的定义
[分析]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为慢性菌痢。
23.[考点]菌痢的治疗
[分析]菌痢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选项中的各种抗生素均可应用,但次碳酸铋不宜应用,因为该药可引起便秘,不易将含有致病菌的粪便排出体外。
24.[考点]霍乱的传播途径
[分析]霍乱是通过污染的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的媒介作用等不同途径进行传播和蔓延。其中水的作用最突出。因此答案是。
25.[考点]霍乱的临床表现
[分析]多数霍乱是以剧烈腹泻开始,继以呕吐,多无腹痛,无里急后重,典型的有“米泔水”样吐泻物,大量电解质丢失,低钠可引起痛性肌肉痉挛,低钾引起全身肌肉张力减低,甚至麻痹、心律失常等。一般无发热,或仅有低热,更无寒战,因此答案是。
26.[考点]脑膜炎双球菌的特点
[分析]脑膜炎双球菌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致病菌,属奈瑟菌属,为革兰阴性菌,而不是革兰阳性菌,因此答案是,而其余各项均是脑膜炎双球菌的特点。
27.[考点]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
[分析]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治疗很困难,死亡率很高,在治疗时临床常短期内在抗生素充足治疗的前提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症、抗休克和减轻脑水肿的作用,因此答案是,其余治疗措施均是正确的。
28.[考点]败血症的病原体
[分析]题内列出的各种病原体或多或少均可引起败血症,但根据临床统计分析结果,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
29.[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
[分析]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田间野鼠中的黑线姬鼠和家畜中的猪与犬,因此答案是,而其他选项均不准确。
30.[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
[分析]钩端螺旋体病因感染的钩体型别不同及机体的反应性差异,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临床根据其表现的主要特点分为流感伤寒型、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流感伤寒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发热、头痛、结膜充血和腓肠肌痛,因此答案是。
31.[考点]无黄疸型钩端螺旋体病人常见死因
[分析]钩端螺旋体病轻者于数日内自愈,但重者可并发肺出血、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或脑膜脑炎,甚至死亡,其中肺大出血是无黄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人常见死亡原因。
32.[考点]钩端螺旋体病后期并发症
[分析]少数病人在发热消退和恢复后可出现后期并发症:后发热、反应性脑膜炎、眼的后发症(包括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或葡萄膜炎,也可有巩膜表层炎、球后视神经炎或玻璃体混浊)和闭塞性脑动脉炎。后期并发症中无肾损害。
33.[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试验
[分析]钩端螺旋体病的血清学试验常用显凝试验(显微镜凝集溶解试验),一般在病后7~8日出现阳性,逐渐升高,其效价达1∶以上。
34.[考点]疟疾的传播途径
[分析]疟疾主要通过自然传播媒介按蚊叮咬传播,我国传播疟疾的按蚊主要包括四种:中华按蚊、微小按蚊、雷氏按蚊嗜人血亚种、大劣按蚊,因此答案是,其他选项均不是传播疟疾的主要媒介。
35.[考点]阿米巴病的肠外并发症
[分析]阿米巴病的主要病变在肠内,但有肠外并发症,包括肝脓肿、肠出血、肠穿孔、阑尾炎及结肠肉芽肿,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脓肿。
36.[考点]囊虫寄生于人体的部位
[分析]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致的疾病,在人体内的主要寄生部位是皮下组织、肌肉、眼和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以寄生在脑组织者最为严重。
37.[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传播途径
[分析]钩端螺旋体病的储存宿主是鼠、猪、犬,钩端螺旋体是自储存宿主的尿液排出,污染周围环境,人接触这些污染物而受感染。
38.[考点]疟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分析]疟疾病人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分类计数单核细胞增多,因此白细胞增多和中性粒细胞升高的选项是错误的,其他选项均符合疟疾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39.[考点]日本血吸虫病的流行病学
[分析]日本血吸虫病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人是终宿主,钉螺是必需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只有存在钉螺感染的地区才能构成血吸虫病流行。所以答案是,其余均不是日本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
40.[考点]日本血吸虫病引起早期病理变化的因素
[分析]日本血吸虫病是由皮肤接触含日本血吸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由日本血吸虫寄生在人体门静脉系统而发病,但主要病理变化为肝与结肠由虫卵引起的肉芽肿。因此答案是。
41.[考点]乙肝病毒携带
[分析]该病人体检时化验血清发现H-sg阳性,Hsg本身无传染性,但是为HV存在的间接指标,间接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存在,该病人无任何症状,而且转氨酶等其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所以为病原体携带。
42.[考点]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女性病人2个月前手术时输过血,2个月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转氨酶升高,同时丙肝抗体阳性,一般急性丙型肝炎的潜伏期50日(15~日),输血引起的肝炎主要是丙型肝炎,所以答案是。病人虽然抗H(+)和抗Hs(+),只是说明过去感染过,甲肝抗体(-),故也不是甲型肝炎。
43.[考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男性病人发病半个月,有发热、乏力等全身感染症状,有食欲不振和转氨酶升高的肝炎症状,有尿色浓茶样和胆红素升高的黄疸表现,因此为急性黄疸型肝炎肯定,结合HVIgM(+),支持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病人还有Hsg(+)和抗HIgG(+),说明是乙肝病毒携带,因此答案是。
44.[考点]肝硬化腹水感染的诊断
[分析]该肝硬化腹水病人于近2天来发热伴腹痛,腹部检查有压痛和反跳痛,首先考虑腹水继发感染,因此应首先查血常规和腹水常规,以确定感染是否存在,其他检查均不是首选检查,对诊断的意义相对较小。
45.[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于11月30日发病,这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发病高峰(11月份至次年1月份),有典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三大主征即发热、出血和肾损害,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肾综合征出血热,其他可能性均小。
46.[考点]霍乱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男性在饮用江水后突然先出现剧烈腹泻,呕吐在后,吐泻物呈现霍乱时典型的“米泔水”样物,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霍乱,其他可能性均小。
47.[考点]伤寒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3周,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偏低,肥达反应“O”和“H”均阳性,首先考虑伤寒,因并发中毒性肝炎,所以可有黄疸和肝功异常。若要确定诊断,则应找到伤寒杆菌。病人病程已3周,尽管可用粪便培养,但阳性率低,骨髓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较高,而且阳性持续时间亦较长,所以最有利于确定诊断的检查是骨髓细菌培养。
48.[考点]伤寒的饮食注意事项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患伤寒已进入缓解期,大约相当于病程的第4周,这时回肠下段肠壁组织坏死后脱落,已形成溃疡,易发生穿孔和出血并发症,若不限制饮食,可能会促进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答案是,其他治疗措施均正确。
49.[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男性农民接触河塘水后发病,即有流行病学史,突然高热、寒战、身痛及结膜充血和肝脾肿大、淋巴结大等钩端螺旋体病的表现,可表现黄疸和出血,因此诊断最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病,其他可能性均小。
50.[考点]肠阿米巴病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女性病人的病史主要是腹泻,粪便呈典型的肠阿米巴病的特点,即暗红色,有腥臭味,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肠阿米巴病,其他可能性均小。
51.[考点]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是血吸虫病好发地区浙江人,有捕鱼的疫水接触史,有发热、腹泻等急性血吸虫病的全身症状,有荨麻疹和肝脾大等体征,化验嗜酸细胞增高均支持急性血吸虫病。因此答案是,其他的可能性均小。
52~53.[考点]病毒性肝炎的特点
[分析]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其中只有乙型肝炎病毒属N病毒,其他肝炎病毒均属RN病毒;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仅见于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而其中转为慢性肝炎比例最高的是丙型肝炎病毒。
54~56.[考点]病毒感染疾病的抗体
[分析]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会有不同的抗体,因此抗体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会有帮助。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此抗V阳性;甲肝感染是由HV感染引起,因此抗HV阳性;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因此抗HIV阳性。
57~58.[考点]痢疾杆菌的特点
[分析]细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我国多数地区近年来引起菌痢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福氏痢疾杆菌,其次为宋内痢疾杆菌;各种痢疾杆菌均可产生内毒素,是主要的致病因素,而志贺痢疾杆菌还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59~60.[考点]不同病原菌对肠道作用的病理特点
[分析]引起霍乱的霍乱弧菌可分泌肠毒素,激活环磷酸腺苷介质系统引起小肠过度分泌,造成剧烈水泻;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痢疾杆菌是具有侵袭力的菌株,可进入肠黏膜固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炎症与溃疡,从而发生腹痛、腹泻和脓血便。
61~63.[考点]急性甲型肝炎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年轻男性病人以发热起病,之后有明显消化道症状,有黄疸表现(尿色深、巩膜及皮肤中等度黄染、胆红素增高),肝脏轻度肿大和有轻度叩痛,这些均支持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由于该病人抗HVIgM(+),所以从病原学诊断应考虑为急性甲型肝炎,而抗Hs(+)只说明有过乙肝病毒感染或进行过乙肝疫苗预防注射,不证明该病人是患急性乙型肝炎;甲型肝炎病人只要卧床休息是完全可以痊愈的,不需要特殊治疗。
64~65.[考点]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出血
[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表现有出血其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血管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样物质增多和I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而肾综合征出血热时凝血因子的合成正常而不是减少,所以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出血不是因为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引起的;脏器出血危险性最大的是脑出血,可致死亡,而其他部位出血相对好一些。
66~67.[考点]艾滋病的诊断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曾在国外居住多年,可能有流行病学史,而且半年持续低热、体重减轻、周身淋巴结肿大、口腔黏膜反复感染而大量抗生素治疗无效,因而最可能是艾滋病,因为高危人群若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应考虑艾滋病可能:①体重下降10%以上;②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③间歇性或持续性发热1个月以上;④全身淋巴结肿大;⑤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⑥口腔念珠菌感染。若要诊断艾滋病还要检查抗HIV。
68~71.[考点]伤寒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中年男性病人发热10天,呈高热,脉率相对慢,肝脾肿大,血白细胞减少,肥达反应阳性,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伤寒,肝功能异常可能是并发中毒性肝炎;为进一步确定诊断,需要找到伤寒杆菌,该病人病程10天,血细菌培养的阳性率最高(一般病程第1~2周的阳性率高达80%~90%),所以需要做血细菌培养以确诊;病原治疗最合适的药物是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对伤寒杆菌有强大的抗菌作用,临床疗效较满意,为首选药物;因为伤寒的病变在回肠下段,而且有肠穿孔危险,所以不能高压灌肠。
72~74.[考点]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患者突然寒战,高热达39℃。同时有细菌性痢疾的典型表现如腹泻伴里急后重,稀便转为脓血便,化验便常规结果也支持细菌性痢疾,因此最可能的诊断是细菌性痢疾;如要确诊,需要找到痢疾杆菌,所以需要做粪便细菌培养;细菌性痢疾的治疗首选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有强的杀菌作用,对耐药菌株亦有较好的疗效,口服可以完全吸收,是首选药物。
75~77.[考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青年男性病人于冬末(2月初)发病,符合流脑的发病季节(11月~次年5月),有典型的脑膜炎表现如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和脑膜刺激征,结合脑脊液和血白细胞检查(计数高,中性粒比例高)等均考虑最可能的诊断是流脑;流脑的并发症可能有中耳炎、化脓性关节炎、心内膜炎、肺炎等;流脑最有效的治疗是应用青霉素G,至目前青霉素G对脑膜炎球菌仍为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尚未出现明显的耐药。
78~80.[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和治疗
[分析]该年轻男性是农民,发病在8月10日,这是钩端螺旋体病的高危人群和好发季节(夏秋季),有典型的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如畏寒发热和全身肌肉酸痛及体征中的结膜充血、黄疸、出血点和浅淋巴结肿大,尿常规有异常,特异性的显凝试验阳性,所以最可能的诊断是钩端螺旋体病;显凝试验最有诊断意义;治疗药物首选青霉素G,对钩端螺旋体病有很好疗效,其他药物均为次选。
第二单元性传播疾病
1.[考点]淋病的临床表现
[分析]男性无合并症淋病一般全身症状较轻,其余几项都是正确的。
2.[考点]淋病的临床表现
[分析]女性淋病患者的好发部位为宫颈内膜和尿道,大多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3.[考点]淋病的诊断
[分析]淋病淋球菌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4.[考点]淋病的治疗
[分析]急性淋病的首选治疗药物是青霉素。
5.[考点]淋病的治疗
[分析]妊娠期淋病治疗首选头孢曲松,或大观霉素,禁用氟喹诺酮类或四环素类药物。
6.[考点]梅毒螺旋体
[分析]梅毒螺旋体是厌氧微生物,离开人体不易生存,煮沸、干燥、日光、月巴皂水和普通消毒剂均可迅速将其杀灭,但其耐寒能力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但暗视野显微镜下可见。
7.[考点]梅毒的传播途径
[分析]梅毒的唯一传染源是梅毒患者。传播途径包括性接触传播、垂直传播、输血等。少数患者可经接吻、哺乳或接触梅毒患者污染的器物等被传染。
8.[考点]梅毒的分期
[分析]梅毒根据病期分为早期梅毒和晚期梅毒。
9.[考点]一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分析]一期梅毒的主要表现为硬下疳和硬化性淋巴结炎。
10.[考点]硬下疳
[分析]硬下疳边缘清楚,周边水肿并隆起,基底呈肉红色,触之有软骨样硬度。
11.[考点]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分析]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其他选项都是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12.
[考点]三期梅毒的临床表现
[分析]斑疹性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其他选项都是三期梅毒的皮肤黏膜损害。
13.[考点]树胶肿
[分析]树胶肿是三期梅毒的标志,好发于小腿,少数发生于骨骼、口腔、上呼吸道黏膜及内脏。小腿初始皮损常为单发的无痛性皮下结节,逐渐增大,中央逐渐软化、破溃形成穿凿状溃疡,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基底表面有黏稠树胶状分泌物渗出,愈后形成萎缩性瘢痕。
14.[考点]梅毒的治疗
[分析]早期梅毒治疗首选苄星青霉素G,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钠。
15.[考点]妊娠梅毒的治疗
[分析]妊娠梅毒的治疗首选青霉素,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口服。
16.[考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分析]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
17.[考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临床表现
[分析]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分泌物为浆液性、量少,有时会有晨起“糊口”现象。
18.[考点]新生儿衣原体眼结膜炎的治疗
[分析]新生儿衣原体眼结膜炎治疗首选红霉素,可用红霉素干糖浆粉剂口服。
19.[考点]生殖器疱疹的传播途径
[分析]生殖器疱疹患者、亚临床或无症状排毒者是主要传染源,有皮损表现者传染性强。
20.[考点]生殖器疱疹的治疗
[分析]生殖器疱疹治疗可选用阿昔洛韦口服或皮损处外用3%阿昔洛韦软膏。
21.[考点]尖锐湿疣
[分析]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而不是恶性赘生物。
22.[考点]尖锐湿疣的治疗
[分析]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药物治疗适用于小病灶,常用药物为33%~50%三氯醋酸,可采用与激光等疗法合用。口服红霉素是错误的。其他几项都是女性生殖器尖锐湿疣的治疗方法。
23.[考点]尖锐湿疣的诊断
[分析]该患者根据病史(不洁性交史)、典型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醋酸白试验阳性)可诊断为尖锐湿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