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技术,本可以防止“榆林产妇跳楼”事件的发生!
最近,陕西榆林的一位产妇,因为胎儿过大难产,爬上窗台跳楼身亡。这一跳,一尸两命。事发后,医院和家属都发表声明,却各执一词。医院称产妇在生产期间,疼痛难耐,多次要求家属剖宫产,主治医生、助产师、科主任也向家属提出剖宫产建议,但被家属拒绝。最终产妇难忍疼痛,情绪失控而跳楼身亡。但产妇的丈夫却表示,妻子出来喊疼的时候,他就主动跟医生提剖腹产,但医生回复说产妇一切正常,不用剖腹产,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其实,在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经大规模使用“无痛分娩”(硬膜外麻醉)技术了,这种技术能极大地减少分娩的痛苦。在年时,医院就已经在4万名产妇上使用了这种技术。如今,在欧洲和美国,分娩镇痛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85%以上。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阻止身体特定区域的疼痛。这种麻醉方法是将药物注射在硬脊膜外间隙。注射的药物会阻隔附近脊髓神经传送信息,从而可以达到失去感觉(麻醉)、感受不到痛觉(止痛)的效果。
这种方法使用的药物是属于局部麻醉药物的类别,比如比卡因、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它们通常与阿片样物质或麻醉剂(比如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联合使用,来减少局部麻醉的所需剂量。
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或将改写传统能源版图!
日前我国科学家在青海共和盆地米深处钻获℃的高温干热岩体。这是我国首次钻获温度最高的干热岩体,实现了我国干热岩勘查的重大突破。专家认为,地热资源已成为新能源中的佼佼者,而干热岩又是其中最具应用价值和利用潜力的清洁能源。干热岩埋藏于地下3到10千米,是没有水或蒸汽的、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这种新兴地热能源,温度在℃以上,可广泛用于发电、供暖、强化石油开采等等。这次在青海共和盆地,科研人员先后攻克了地质选址、高温钻井、深孔高温高压测温等关键技术,在成功施工的五眼干热岩勘探孔中,均钻获干热岩体。
干热岩能源是国际社会公认的高效低碳清洁能源,科研人员解释,主要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其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产生氮硫氧化物等污染物,不会出现其他环境问题,也不受到过多的环境因素影响。
说爆发就爆发!太阳日冕物质抛射,预计明天影响地球!
据美国SDO卫星拍摄到的太阳监测画面显示,北京时间9月5日凌晨4点左右,太阳活动区AR爆发日冕物质抛射,在此之前约1小时,该活动区爆发M4.2级耀斑。
预计受此次太阳活动影响,9月6日至7日,可能发生小磁暴甚至中等磁暴,8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而在过去24小时,广州地区TEC出现正向扰动,预计明后两天,电离层还将出现较长时间的扰动;地球同步轨道能量大于2MeV的高能电子通量处于较高水平;地球同步轨道能量大于10MeV的高能质子通量维持在质子事件水平。
酒量可以练出来吗?可以,但那是加快自杀!
酒精是世界上使用作为广泛的成瘾性精神物质,因此有幸成为各种毒品中对总人口而言的最大减寿杀手。长期尤其是大量饮酒,虽然的确可以练出酒量。但是,酒量增大的实际代价就是健康危害的增加,包括导致早死。
老酒鬼们,喝到一定年限,酒量不但不会继续增加,反而快速降低,变为沾酒就醉。原因在于,长期喝酒破坏了肝脏的结构和功能,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显著受损甚至被完全摧毁,但凡喝一点酒,BAC水平就急剧并持续升高。即便脑神经再“酒精考验”也无济于事,经受不住酒精的打击。这种现象被称为酒精的酒精的逆向耐受,是肝脏受到严重破坏的体现。
酒店的浴缸、浴池,会传染性病吗?
普通人对于浴缸、浴盆、公共浴池最大的担心,可能就是性病(性传播疾病)。
其实,大多数性传播疾病的病原,比如梅毒螺旋体、HIV、淋球菌等,对环境要求相对苛刻,离开机体后很容易失去感染能力。比如HIV,除非感染者在浴池中大量出血,而周围共浴者又有开放性创口,否则不会由共浴而导致感染。一些不正规的洗浴场所之所以容易成为性病的温床,究其背后原因是这些场所为了招揽顾客和色情服务打擦边球,人们因为在这些场所发生了不安全性行为而发生感染。因此,在卫生清洁的正规洗浴场所泡澡不会感染性传播疾病。
海水量子通信实验成功,会被应用到潜艇上吗?
基于光纤和卫星的量子通信已被证明可行,那么,海面之下是否也可以进行量子通信呢?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进行了首个海水量子通信实验,向未来建立水下及空海一体量子通信网络迈出重要一步。
当前潜艇通信保密采用的还主要是传统的数学加密方式,基本是以潜艇出海执行任务之前所设计好的编码或“密钥”来进行加密,每次通信使用的密钥均不同。但此种加密方式无疑比较麻烦、不便管控,存在被获取和破解的风险。
而量子通信较经典通信来说,具有无法比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比如,量子加密的密钥是随机的,即使被窃取者截获,也无法得到正确的密钥,因此无法破解信息;同时,如果有人试图拦截通信信息,将立刻改变粒子的量子态,使收发方测得这种干扰,并停止通信,进而保证通信的安全性。
因此,如果能在水下实现量子通信,通信距离和安全性都能获得质的提升,无疑将极大地强化对潜艇的指挥控制,并颠覆未来的海战模式。
END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