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调研
7%的年轻人初次性行为发生在19岁以前,64%的年轻人有婚前性行为。而同时,15岁至19岁有性经历的年轻人中,逾七成曾有过无防护的性行为。
近10年来,我国年轻人初次性行为平均年龄早,而平均生育年龄却推迟了近两岁。有关专家21日在“中国女性生殖健康促进项目”启动式上指出,我国现有计生服务系统未覆盖未婚人群,年轻人的避孕需求远未被满足。01性行为低龄化,中国赶上世界“潮流”国内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性行为同样存在低龄化趋势。上海社科院发布的《上海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初中生有过接吻体验的比例是8.7%,高中生的比例为24.9%,大学生的比例为40.6%。而有过性行为体验的高中生是8.3%,大学生则为13.7%。
调查还显示,青少年对于婚前X行为的接受度正在提升,认可“即使没有爱情也可以发生关系”的男女比例达到了20.5%和7.2%,在20年前,这一比例仅有4.8%和0.9%。
同时,青少年对早孕的态度也变得更为宽容,接受早孕事实比例并且表明“关心帮助”态度的男女比例达到了44.4%和54.9%。
数据整体表明,青少年的性认知度以及开放程度正在趋于低龄化。。
02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坦然面对这些数据是否意味着青少年的道德出现问题?上海社科院裘晓兰博士认为,并非如此。
国内传统的文化观念,对待性始终偏于保守并持打压的态度,更不要说将正确的性教育引入到青少年的教学中。
相比之下,国外的性教育从娃娃抓起,号召每个孩子都能在学校接受科学、适龄、负责任的性教育。而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开始就会给孩子提供适龄的性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课时还从5小时增加到了10小时。
而在国内,这一点是完全做不到的。数据显示,23%的青少年在遇到性困惑时,会通过网络来寻找答案。
但这么做面临着巨大的风险,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涉及到性方面的话题和信息,很多是极其错误甚至是有害的,非常容易将误导孩子。
过去没有网络,接触不到有害信息,对青少年内心的影响还不是太大。如今,中国父母若是在性教育上依旧采取“放任自流”或者“遮遮掩掩”态度,非常容易将孩子推向错误的性信息。
所以,面对校园性教育缺失的现状,父母们应该主动去占领这个“阵地”,主动发起对孩子的性教育。
目前项目以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为中心成立专家委员会,进行药店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试点建设,并资助建立计生服务专柜;还推出了“科学避孕工具包”。03四种疾病通过性传播,思想开放的人要警惕所有性病的发生,都跟不洁接触直接相关,而不洁接触,又源自于性健康观念的不足
尖锐湿疹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潜伏期三个月左右,表现为小丘疹,会呈乳头样、鸡冠状或菜花样突起,容易发生糜烂,有脓性分泌物淤积,伴恶臭。
醋酸白试验、病理检查、HPV检查都能确诊是否患病,由于该病主要通过性传播,所以关系混乱的人容易发生交叉感染。
梅毒
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通常分为三个发病阶段。
一期梅毒一般在感染后3周左右发病,表现为无痛的硬下疳;
二期梅毒出现9~12周左右,硬下疳开始向全身扩散,可能伴随发热、头痛、骨关节酸痛及淋巴结肿大;
三期梅毒病情进一步加深,感染后一两年甚至几十年后才出现,严重可危及生命。
性接触是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占95%以上。梅毒检查是抽血查梅毒特异性抗体以及非特异性抗体,如果是处于一期阶段,也可能检测不出来。
淋毒
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男性感染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红肿、流出脓性分泌物等症状。女性感染者发病不明显,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盆腔炎、慢性下腹痛、输卵管狭窄、不孕和宫外孕等多种并发症。
性传播是该病扩散的主要方式,此外,若是和感染者共用物品,也可能有被传染的风险。
艾滋
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细胞,导致人体出现各种发病症状。
艾滋病可以通过抽血检测来确认是否被感染。目前艾滋病没有根治方法,通过早期发现并合理用药,可以延缓病毒的发展进程,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其生存质量。
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比例在95%以上。
性观念开放,这是全世界不可阻挡的趋势,家长和社会要做好性教育,让孩子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避免疾病的侵扰。开放有度,做好防护。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