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阴性就一定是阴性检测阳性才必须处理不

今年下半年特别是入冬以来非瘟再度席卷我国,南方地区受灾尤为严重。非瘟来势汹汹,非瘟防控的成败直接决定猪场的有无、是现阶段最紧要的任务。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非瘟防控中常见的误区,希望对养猪朋友们有所帮助。

1

检测阴性就一定是阴性?

猪只表现出不吃料、精神呆滞等症状,我们往往会采样送检、检测结果为阴性就松了一口气,可是检测阴性就一定是阴性吗?答案是否定的,猪只在发病初期其唾液、排泄物中一般检测不到病毒,而等到检测到病毒时就已经排毒散毒、错过了最佳“灭火”时机。

2

检测阳性才必须处理?

部分养猪朋友对待非瘟持观望态度,认为检测阴性就没必要拔牙,这显然是错误的。检测阳性只在早期确定猪场是否发生非瘟时有意义,猪只是否淘汰必须以临床表现为主。在唾液中检测到阳性就意味着已经排毒,临近猪只、整个猪舍甚至整个场区都有可能已经被污染。以检测阳性为准的“精准”拔牙只会造成病毒扩散,猪场陷入拔牙“越拔越多”的泥沼,最终损失惨重。

3

不吃料就是非瘟?

现在大家“谈非色变”,特别是已经或正在经历疫情的猪场,猪只不食会引起高度紧张、甚至直接淘汰猪只。有如此敏感的反应是好事,但实际上是否为非瘟应综合多因素判断,如场区及附近有无疫情出现、有无其他症状(高烧、精神沉郁、发绀发紫等)、核酸检测结果以及有无其他疾病的典型特征等。除此之外,还应注意观察临产母猪是否有分娩特征(破羊水、有奶水等)、非孕期母猪是否发情。从而区别是否生理不食或其他疾病。

4

疫情爆发是随机的、并无规律可循?

近两年疫情发生都很有规律,以广东为例,十一月开始大范围发病并迅速蔓延。而十一月正是该地区气温下降、天气阴晴不定换季阶段。气候波动时猪群的营养保健与免疫力调节或将成为防疫的关键点。

5

猪价居高不下,应该抓住行情、满负荷生产?

结合非瘟病毒的传播特点,养殖密度过大会增加传播风险。养殖密度大,在一定的空间内猪只之间接触(直接或间接接触)更加容易,水、饲料、饲养工具等物资的交叉风险上升,虫鼠等动物媒介有更大的概率带毒、散毒。因此建议猪场适当降低密度,特别是防疫压力较大的场区或复产场可以考虑将规模调整为满负荷的四分之三甚至三分之二。

小结

结合以上防疫误区,非瘟防控应当综合判断、理性处理,做好生物安全工作、使用合理有效的防控方案(如康美净方案)、发现疫情后采取果断的处理措施,能更有效的保护猪场、捍卫养猪朋友们的利益。▼

点击视频查看PTT养猪实效学院介绍

加入PTT养猪实效学院

一起解决更多养猪实效问题

还能获得:1套完整的实战养猪系统30位资深实战养猪教练65门以上养猪实效技术培训课程项以上养猪实效技术终身长期养猪服务!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yzl/70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