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6人被确诊,感染源竟是多次核检为阴性

过去一个多月,

重庆綦江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

调查组长谢宜羚和同事们

一直在忙着追查新冠病毒的踪迹,

一次次将它成功“拦截”。

要不是契而不舍的追查,

或许谁都不会想到陈健一家的感染源,

会是他没有确诊的大姐。

▲谢宜羚赶往流调现场。

1

找寻证据

一家六人陆续被确诊她连夜开展调查

2月1日下午,谢宜羚医院的网上报告:医院就诊。

谢宜羚立即对这例疑似病例展开流行病学调查。她很快就找到了关键证据:陈健,48岁,曾经多次和家人吃饭,其中包括了从武汉回来的大姐。

陈健的家人很快被送到了集中隔离点。谢宜羚带领流行病学调查组也赶到这里,连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月2日凌晨,陈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谢宜羚在药房追查购药记录。

陈健一家人的密切接触者被很快找到,并进行了集中隔离,但是陈健的感染源却成了一个谜。

调查发现,陈健的家庭聚餐一共有8个人。在陈健确诊后,陈健的大姐夫、二姐、女儿、父母也陆续被确诊。

但是,陈健的大姐陈丽,家中唯一一个有武汉生活史的人,多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而另一个没有被确诊的人,是陈丽的女儿。

2

逻辑推理

家政阿姨“提醒”感染源就在家里

2月4日,谢宜羚在对一例新增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找到了新线索。

这例确诊病例名叫王莉,是一名家政阿姨。王莉发病前最后一次做家政服务的地点,就是陈健家!

“她在那里做了三个小时清洁。”谢宜羚说,当时因为只有陈健的母亲在家中。老人确诊后,身体状况最开始有点不太好,很多事都说不清楚。所以在对陈健一家人最初调查时,并没有关于王莉的信息。

▲谢宜羚(左一)和同事深夜开展流调后汇总情况

3

追查到底

医保卡让病毒现形她终于找到感染源

綦江区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调查团队。团队成员除了谢宜羚和同事们之外,还有綦江区公安局的民警和綦江区统计局的工作人员。

谢宜羚表示,公安部门的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以及统计部门的统计应用,对更快找到确诊病例的感染源和密切接触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谢宜羚反复追查发现,陈丽长期在武汉做服装生意,1月15日才从武汉回到綦江。

虽然陈丽的多次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但是她的胸部CT提示肺部见斑片状、片絮状模糊影,部分成“磨玻璃”样变。

▲流行病学调查组在开展调查

医院治疗不久,病情就出现了明显好转。陈丽回忆自己是在1月27日才出现了拉肚子的症状,之前并没有发病,而陈健的父亲在1月24日就发病了。

谢宜羚的追查再次遇到难题。谢宜羚想到了查询陈丽的医保卡使用记录。但是查询的结果是,她近期并没有使用过。

谢宜羚继续追查,终于找到了突破口!陈丽老公的医保卡不仅在1月17日使用过,而且买的是感冒药和消炎药。

“她回忆起当天出现过感冒症状,因为自己的医保卡在女儿那里,所以就刷了老公的医保卡买药。”谢宜羚说,陈丽吃了药,“感冒”很快就好了。但实际上当时,陈丽已经发病。

2月10日10点,陈丽被确定为陈健一家的感染源。

目前,陈健一家6人已有5人治愈出院,王莉也已治愈出院。

(本文中除谢宜羚外,均是化名)

扫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yzl/6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