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拜昆明首个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问

每年一到吃菌季

云南人总是一遍遍收到短信提示

“不要吃认不得的菌儿!”

万能的“博物君”也对云南菌子没办法

虽然云南人吃菌子讲究“三熟”

(品种熟、做熟、去医院的路熟)

但是仅年5月至7月

云南就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起

12人死亡!

不过

这次郑重地告诉你

有方法辨别“毒菌子”啦!

无线昆明讯今天(2月2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一种剧毒蘑菇的快速检测方法”(ZL.1)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简单来说,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3至5分钟内就能完成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检测。

云南省的野生食用菌种类及产量位居全国之首,云南也是我国野生毒菌中毒的“重灾区”。同时,食用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毒蘑菇的毒理机制各异,但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蘑菇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蘑菇中毒死亡的案例中,80%90%为含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所致。鹅膏环肽毒素毒性极强,致死剂量极低。该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降低此类蘑菇的中毒事件能有效管控致死性蘑菇中毒。

如何快速鉴别有毒蘑菇是世界性难题,因为有毒蘑菇与可食蘑菇往往长得非常相似,形如孪生姐妹。例如,楚雄和曲靖等地有两种无毒鹅膏菌,俗称“黄罗伞”和“白罗伞”。然而,当地还有与这两种菌极为相似的剧毒野生菌,分别为“黄盖鹅膏菌”和“致命鹅膏菌”,若误食一个个体又得不到及时治疗,即可导致死亡。再如,在俗称“麻母鸡”的鹅膏菌中,多个种可以食用,但其中的灰花纹鹅膏菌却是剧毒的。因此,快速鉴定此类剧毒蘑菇对毒蘑菇中毒预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黄盖鹅膏菌

目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真菌地衣多样性与适应性进化团队经多年技术攻关,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种剧毒蘑菇的快速检测方法”(ZL.1)授权。通过与企业合作并授权实施许可,完成首批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产品的研发生产。该试剂盒可在多种条件下(如实验室、野外、营地、卫生所等)3至5分钟内即可完成含有鹅膏环肽毒素的剧毒蘑菇检测工作。该产品特异性地针对鹅膏环肽毒素,通过方便、快捷的特征性蓝绿色显色反应完成检测。鹅膏环肽毒素剧毒蘑菇快速检测试剂盒的成功研发填补了全球该领域的空白,有助于促进包括云南在内的世界野生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

但是最后还是要提醒

爱吃菌子的朋友们

自己不熟知的菌子不要吃!

只吃熟知的食用菌!

野生菌中毒预警辨识表

知道多一点

昆明人,这份野生菌中毒预警请查收

野生菌“中毒”事件!云南近90%的野生菌死亡病例是误食这两种菌

编辑:李忻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yzl/11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