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英佐滑液囊支原体病MS的防控

一、病原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Synoviae,MS)引起的鸡的传染病。该病特征为关节、腱鞘和脚掌肿胀,气囊有干酷物。

MS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细胞壁的细菌,对能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有抵抗力,MS在pH6.8或更低时不稳定,对高于39℃的温度敏感,羽毛上的支原体最多可存活3天,但在其他材料上不会超过1天。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不一,有的为圆形,有的呈丝状。

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菌株间差异很小。

二、流行病学

1、流行特征

(1)鸡的自然感染最早可发生于1周龄,但急性感染通常见于4-16周龄的鸡。

(2)垂直传播对于MS在鸡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当商品种群在产蛋过程中发生感染时,蛋传播率一般在感染后的头4-6周时最高,随后传播可能停止,但感染群随时会排菌。

(3)自然感染和人工感染的鸡均可发生垂直传播。

(4)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夏季、潮湿季节或卫生条件、饲养管理不善时多见。本病主要发生于肉鸡和蛋鸡,常发生于4-12周龄,成年鸡多为慢性或隐性感染。在某一区域发生时往往会有一定的品种特异性,发病率为5-15%,死亡率约为1-10%。

(5)本病接触感染潜伏期为11-21天,长者可达80天,经卵感染的潜伏期较短。

(6)实验感染肉种鸡,在接种后6-31天,MS可见于出壳后1天雏鸡的气管、未受精蛋和死于壳中的胚胎中。

(7)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水平传播,鸡可终生感染病称为带菌者。空气中气雾、浮尘、皮屑或羽毛可传播,在田间鸡滑液支原体(MS)通常可以移动2km,一旦进入某个鸡群野毒株可通过接触传染快速传染开来。

2、MS的危害

本病发展缓慢,病程长,用药效果一般,用药后可以推迟发病但不能杜绝。本病一旦在鸡群中感染,根除很困难,在鸡群中长期蔓延,导致饲料利用率低、生长发育迟缓、淘汰率增高、产蛋量下降等。鸡群如存在该病原时,易发生混合感染,加剧病情,死亡率增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传统支原体净化过程中使用的抗生素往往对宿主细胞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且对MS的防治效果不确切,每年因耐药性逐渐增加导致预防成本上升。

3、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差异

各分离株之间可变脂蛋白血凝素基因(vlhA)的进化关系未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国内分离株与疫苗株(MS-H)进化距离均较远,疫苗株单独形成一分支。

4、不同分离株致病性差异

不同地区分离株致病力有差异;致病力和基因型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三、诊断

1、临床诊断

(1)在感染MS的鸡群中最初能够观察到的症状是冠苍白、跛行及生长迟缓。

(2)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关节肿胀,常见胸部的水疱。急性症状之后继以缓慢地恢复,但滑膜炎可能在鸡群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存在。

(3)发病鸡常见含有大量尿酸或尿酸盐的偏绿色的异常排泄物。

(4)鸡群MS的发病率通常为5-15%,呼吸道感染一般无症状,死亡率通常低于1%,最多不过10%。

(5)早期出现滑液囊部位的炎性渗出物,病程久会变成干酪样物。

(6)近年来滑液囊支原体发病日龄有提前趋势,有些病例在20-30日龄出现,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胸部龙骨滑液囊发生病变要早于跗关节和爪垫部位的病变。

2、鉴别诊断

诊断时必须将滑膜炎和葡萄球菌、鸡伤寒、鸡白痢、病毒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炎相区别。

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虽也有肿胀、跛行,但葡萄球菌引起的关节炎多有趾瘤,且在部分鸡的体表有溃烂,呈紫色,并可从患部镜检或分离出葡萄球菌。鸡白痢和鸡伤寒有的可引起关节炎,但鸡有拉白色稀粪的现象,在有较特征性的内脏病变时,容易分离到沙门氏菌。

病毒性关节炎主要感染鸡,尤其是肉鸡,多从4周龄开始发病,以后陆续不断。病鸡可发生腓肌腱断裂而跛行甚至瘫痪,但无死亡,而且精神、食欲等全身症状不明显。

3、实验室诊断

病变部位采集病料进行PCR;

同群内分别采集健康和发病鸡血清进行ELISA,分析差异;

病原分离,培养液由最初的红色变为橘黄色,即pH值约为6.8时,即可收获或继续进行传代培养;

出现PCR阳性、抗体明显差异、分离到病原者可以做出阳性诊断。

平板凝集反应:这是目前国内外用于诊断该病的简易方法,在20-25?C室温下进行,先滴2滴染色抗原于白瓷板或玻板上,再用针刺破翅下静脉,吸1滴新鲜血液滴入抗原中,轻轻搅拌,充分混合,将玻板轻轻左右摇动,在1-2分钟内判断结果。在滴液中出现蓝紫色凝块者可以判为阳性;仅在液滴边缘部分出现蓝紫色带,或超过2分钟仅在边缘部分出现颗粒状物时可判定为疑似;经过2分钟,液滴无变化者为阴性,适用于养殖场现场检测。

四、预防控制

1、加强管理

(1)做好卫生消毒。运动场和道路每周消毒1-2次,每周进行1-2次带鸡消毒。加强孵化环节的种蛋消毒、蛋箱清洗消毒、孵化机清洗消毒、出雏机的清洗消毒和每天要对发苗间进行清洗消毒,减少孵化环节的水平传播。

(2)做好垫料管理。滑液支原体发病程度通常与垫料管理不到位成正比的,发病后垫料管理差的养户死淘会大幅度增加,所以要加强垫料管理,防止垫料潮湿造成鸡舍内氨气浓度高诱发支原体的发生。

2、疫苗免疫

免疫目的:防止发病和亚临床症状危害;防止继发感染;防止垂直传染。

(1)活疫苗。对澳大利亚的一株田间分离株进行突变筛选,获得了一株温度敏感性菌株(MS-H)。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实验室和田间试验中得到证实。(禽病学,第十二版)

鸡体温度约41.5℃,温度敏感型支原体疫苗株(39℃)不能在此高温下存活;因此,疫苗免疫后的增殖局限在温度较低的上呼吸道;

免疫原理:粘膜免疫为主,在野毒感染前占位;免疫前2周和免疫后4周切勿使用对呼吸道支原体有影响的抗生素。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后的抗体消长规律:

免疫2次比免疫1次产生阳性抗体快,维持的水平高;

二免3W后,抗体转阳率达到50%以上;免疫后5-7W达到最高(90-%),免疫后10W抗体阳性率开始逐渐下降。

灭活疫苗攻毒保护效果:免疫2次比免疫1次攻毒保护率高。

免疫3次可快速的使鸡群抗体水平提高,并维持在该水平,高发区域或品种可参考采用3次免疫(2、14周和20周)

免疫前尽量避免感染。

3、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有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强力霉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泰万菌素、沃尼妙林等。中药山花黄芩提取物。

(1)药物保健(针对高发区域/品种)。开产前打针及产后每月的敏感药物预防。

(2)饲料添加敏感药物。谨慎用药,注意轮换用药及耐药性问题。

(3)发病鸡群处理。无论种鸡或肉鸡一旦出现较多软脚鸡群,及时淘汰软脚鸡只,同时第一时间全群进行敏感药物注射,并使用一个疗程的敏感药物饮水。

(4)药敏试验。需定期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部分药物由于长期使用出现了严重的耐药性。

耐药性问题: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对-毒株抑菌效果较好;年部分地区分离毒株对不同药物间敏感性出现显著差异,尤其是金霉素出现了耐药性,口服恩诺沙星效果不好,但20%恩诺沙星肌肉注射、泰妙菌素、大环内酯类泰万菌素、泰乐菌素及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等仍有较好的效果。

4、种鸡预防

(1)鸡群1日龄注射MS敏感的利高霉素;

(2)9-11日龄使用3-5天恩诺沙星饮水预防

(3)21日龄免疫MS活疫苗(或0.5头份灭活苗),分别在14周和20周龄前再免疫MS灭活疫苗;

(4)分别于40天龄、80天龄和开产前注射泰万霉素(25%,25mg/kg体重或20%恩诺沙星注射液0.05~0.1/kg体重),泰万霉素易溶于4℃冷水,注射后再用泰万霉素饮水5天;

(5)30-90天的后备鸡料中添加敏感药物如ppm金霉素(早发病例小鸡料就要添加);

(6)开产后有应激或发病可使用3-5天敏感药物。产蛋鸡可使用中草药添加剂

(7)有些育种公司在祖代鸡开展了MS净化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5、肉鸡预防

雏鸡出壳后10天内,应用抗支原体药物控制支原体病,其目的是减少已被垂直感染的仔鸡将支原体水平传播至未感染的仔鸡,以保证疫苗免疫效果最佳。

(1)1日龄注射MS敏感的利高霉素或20%恩诺沙星+利高霉素;

(2)进苗第二天用恩诺沙星(竹丝鸡禁用),连用3天;

(3)9至12天,用替米考星或泰乐菌素,连用3天;

(4)21-80天的育成鸡料中添加敏感药物如ppm金霉素(早发病例小鸡料就要添加);

(5)35-40天龄用泰万霉素(最新一代抗支原体药物)连用3天,治疗用利高霉素注射,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药物预防应激的方法举例:在注射油佐剂灭活苗时加入油剂恩诺沙星(0.1-0.15ml/kg体重)或利高霉素充分混合一齐注射,效果很好。

来源:中国养殖业联盟根据中国(郑州)第11届禽病技术研讨会专家报告整理,转载请注明!

------------------------------

第18期中国禽病临床兽医特训营

时间:12月6-10日地点:河南郑州

基础理论实践经验案例教学

实战实操毕业汇报内容详实

4天5夜,小班教学,打造禽病诊疗奇才!

谷风柱等实战专家授课,详情点击

肖宁

---------------------------

  水勿忧----让畜禽喝上洁净的水!

  水勿忧----让饮水管线不再添堵!

  水勿忧----让肠道疾病不再困扰!

  高科技新产品---水勿忧,集清洗水线、饮水消毒、调理肠道、改善水质、清除毒素!五效合一!高效、广谱、无刺激、无残留,可带动物使用,使用方便,效果突出!点击了解详情

免费咨询

手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jyy/6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