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老师指导随着研究不断推进,儿童被确认为了易感人群。虽然预防和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对于婴幼儿、儿童还有孕妈妈这类特殊人群,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孕妈妈如何做好防护?新生儿的防护该怎么做?帮助儿童防护,家长如何做?祝愿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地。这篇文章一定都要好好看!!
2月5日,医院确诊了两例新冠肺炎病例。
一名出生仅30个小时的宝宝被确诊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的,你们没有看错,是出生30个小时。
该新生儿的母亲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专家也提示,可能存在母婴垂直感染传播途径,应引起重视。
来源:央视新闻
国家卫健委明确指出:
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
为什么孕妇是高危人群呢?
怀孕之后,准妈妈们的呼吸道粘膜本身就处在充血的状态,加上怀孕之后免疫系统的反应减弱,因此准妈妈们是呼吸道病毒或者细菌的易感染人群。
怀孕之后,妈妈需要承担自身以及宝宝的氧气供应,所以妈妈的呼吸系统其实本就是在超负荷运转的,一旦感染了冠状病毒,病情进展会非常快,更容易发展为重症肺炎以及危重症肺炎,这种重症肺炎会导致妈妈出现缺氧,而且宝宝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非常差,因此如果是怀孕期间合并了冠状病毒感染,尤其是妊娠中晚期,需要尽早住院密切观察积极治疗。
随着研究不断推进,儿童被确认为了易感人群。
虽然预防和诊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但是对于婴幼儿、儿童还有孕妈妈这类特殊人群,还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
信息发布后,引起了很多孕期和待产的妈妈们的恐慌——孕期要是感染了孩子还能不能要?会不会被感染?2月12日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了母婴垂直传播研究最新进展,暂时给到了一颗定心丸。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妊娠晚期发生新冠肺炎的妇女会因垂直传播而引起宫内感染。图片来源: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intrauterineverticaltransmissionpotentialofCOVID-19infectioninninepregnantwomen:aretrospectivereviewofmedicalrecords目前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产妇未发生宫内感染大家所关心的「新冠病毒会不会由孕产妈妈传给宝宝」,专业术语叫做「母婴垂直感染」,也叫做「垂直传播」,可分为3类:经胎盘传播:指受感染的孕妇经胎盘血液将病原体传给胎儿引起宫内感染。常见的有风疹、艾滋病、梅毒和乙型肝炎等;
上行性传播:病原体从孕妇阴道到达绒毛膜或胎盘引起胎儿宫内感染,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分娩时传播:分娩过程中由于胎儿从无菌的羊膜腔内产出而暴露于严重感染的产道而致皮肤、黏膜、呼吸道或肠道等被感染。如淋球菌、结膜炎包涵体、疱疹病毒等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经胎盘传播和上行性传播都属于「宫内感染」,分娩时的传播,则属于「产时感染」。而12日发表在《柳叶刀》的这篇论文里,研究人员回顾了9名新冠肺炎产妇和他们孩子的情况——9个孩子出生时评分均为8~10分,属于正常水平;
对其中6例的羊水、脐带血、新生儿咽拭子和母乳样本进行了SARS-CoV-2(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均为阴性。
这表明在怀孕后期未发生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宫内胎儿感染。孕产妇是高危群体防护仍很关键虽然现有的研究结果是「安全」,但这一研究也有一定局限性——比方说选取的样本都是胎龄较大的孕妇、选取的样本也比较少。儿童和孕产妇依旧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尤其孕期的妈妈因为怀孕之后免疫系统反应减弱,易患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和严重的肺炎。而严重的肺炎可能会造成孕产妇和胎儿缺氧。1
孕妈妈如何做好防护?
在这个特殊时期,孕妈妈的自身防护尤为重要。
很多妈妈疑惑:疫情期间还能定期产检吗?
医院专家给出的权威建议:
建议:这几个时间点不能省。20周到24周之间、24周到28周之间、36周以后和40周以后。
另外,孕早期的产前筛查项目,NT检查—了解是否有胎儿异常可能,也同样不能省!
有些时间节点可适当延后,如葡萄糖耐量试验。
注意:去医院产检尽量乘坐私家车,避免公共交通,错开出行高峰。
另外,医院是否正常检查,避免突发情况。
孕妈妈佩戴口罩,也需要格外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佩戴前应向专业医师咨询,确认自己的身体状况适合。
特殊时期,孕产妇应该做好更加精心的防护。第一,减少外出,避免人群聚集。孕早期或孕中期的准妈妈们,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无特殊检查项目,可以酌情延后产检。必须外出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减少乘坐公共交通;第二,家庭防护,做好专人专用。勤通风、勤洗手,使用医用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消毒时,孕产妇应离开消毒房间。孕产妇的生活用品,特别是毛巾、餐具、寝具等,一定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第三,饮食均衡,保持良好心态。不吃生食和野生动物,不过度饮食,做好体重管理。多饮水,适当运动,睡眠充足,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出现这些症状准妈妈需尽快就医特殊时期,医院的次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如果准妈妈们出现便秘、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近期没有接触过疑似病例和疫区人群,可以先在家隔离,多喝水多休息。但要是出现以下情况,医院就诊。产科因素(妊娠引起的不适):反复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或出血增多;
突然头痛、血压升高、胎动异常等;
孕晚期有分娩征兆。
非产科因素:如果14天内有疫区或者患者接触史,舌下体温(不推荐腋下体温)超过37.3℃,伴有咳嗽、乏力等临床表现,应该及时就诊;
如果14天内有疫区或者患者接触史,体温正常,但有呼吸短促、胸闷的情况,应该及时就诊;
没有疫区或患者接触史,体温超过38℃,应该及时就诊。
对于单纯的呼吸道症状或者发热,没有产科因素(宫缩、出血等),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该医院最好有产科);合并产科因素者,建议产科首诊。2新生儿的防护该怎么做?
?哪些新生儿需要排查新冠病毒感染?
新生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能途径有:
母婴垂直传播;
密切接触传播及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家庭来访者);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
所以,符合以下任一条的新生儿,需要进行排查:
①孕产妇被确诊感染,或高度疑似感染。
②和孕产妇密切接触的家人被确诊,或高度疑似感染。
③新生儿出生后,家庭照护人员有确诊和高度疑似感染者。
?如果婴幼儿出现这些症状要立即就诊!
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会发热、四肢无力、干咳,但也有病例的症状并不明显,会出现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症状。
新生儿、婴幼儿的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如果宝宝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诊:
腹泻、呼吸逐渐变得困难,如呼吸过快或过慢,呼吸过深或过浅,张口呼吸,喘息,呻吟,鼻翼煽动(鼻孔一张一合),点头呼吸,甚至出现口唇、面色变呼吸三凹征。
?母乳喂养应如何预防病毒感染?
①注意勤洗手、注意局部卫生;
②疑似产妇及未痊愈的确诊产妇不建议母乳喂养;
③对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母亲,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病毒感染流程隔离观察两周,不喂母乳;
④服用洛匹那韦或利托那韦药期间,不应母乳喂养。
资料参考:人民日报发布的《新生儿、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措施》
3
帮助儿童防护,家长如何做?
?及时正确隔离
家里有疑似病例居家隔离的家长,没有条件和小孩分开的,尽量保证房间分开,疑似家长避免和儿童接触,在家需佩戴合适口罩,儿童也应该正确佩戴合适口罩。
?家庭日常防护
小婴儿和新生儿不能适应戴口罩,家长应该特别保护孩子。
家长应主动戴口罩,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不亲吻孩子,不对孩子呼气、喘气,不和孩子入嘴同一食物,不和孩子共餐具、饮具,不用嘴巴吹气的方式让食物变冷再喂食。
?勤洗手
家长自己做到勤洗手,同时也要避免年幼孩子吃手、用手接触眼、鼻等。
?日常通风、家庭消毒。
最后提醒各位家长,冬春季是一些儿科疾病高发期,除了要防范新冠病毒,也要注意孩子的一些常见病。
医院就诊,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最近,很多地方都陷入了”口罩荒“,而在这时候,还有人制造假医用口罩。
要说的是,大家买口罩的时候要再加注意,谨防假冒伪劣产品,另外,不一定只能专注医用口罩或者N95口罩。
这里就有一张口罩选择大全,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避免防护过度,也让物资合理利用。
来源:人民日报
虽然婴幼儿、儿童和孕妈妈被感染的消息不断传来,但是,大家不要慌张。
因为,我们都在与时间赛跑,夜以继日的研究发现,赶在病毒的魔爪越伸越远前,尽全力保护大家。
也需要大家把预防措施等知识记在心里,并好好用上。
参考文献:
1.《ClinicalcharacteristicsandintrauterineverticaltransmissionpotentialofCOVID-19infectioninninepregnantwomen:aretrospectivereviewofmedicalrec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