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龄少女右上腹持续疼痛,元凶竟是

右上腹持续疼痛,根源居然是这一妇科常见病!急诊遇见了,记得找妇科会诊。

作者

刘睿

来源

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本期患者:张小姐

28岁的张小姐近两个月无缘无故出现右上腹疼痛,而且疼痛表现越来越重,偶尔还伴有发热和右侧胸骨疼痛和咳嗽。

终于在疼痛忍无可忍之后,坚强的张女士医院急诊科就诊,经过经验性问病史、查体之后,张小姐被拟诊为“急性胆囊炎”进行经验性抗炎、补液治疗。

不过,在静滴抗生素、补液治疗后张小姐的症状并未明显缓解,而且右上腹区域疼痛症状愈加明显,还出现了腹腔内积液,对新产生的腹水进行了抽取并送检化验。

入院后血常规结果提示WBC14.55*/l,C-反应蛋白35mg/l(正常值<10mg/l),肝炎、艾滋、梅毒、肝肾功能监测未见明显异常。腹部CT结果回报提示:肝周围被膜增厚,肠袢间积液。

在经验性治疗失败后,张小姐被转入外科进行治疗。“无奈”的外科医生只能通过腹腔镜探查来搜寻“真凶”。当腹腔镜镜头照在张小姐体内的肝脏和肠胖,在场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肝脏周围存在广泛的粘连、肠胖之间也存在粘连,粘连带如同黏稠的鼻涕或果冻胶样一般,质地韧,布满了整个肝脏、肠管之间,犹如将肝脏和肠管浸润在果酱中一般。

无独有偶,此时张小姐腹水结果回报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未见肿瘤细胞及结核分枝杆菌。

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可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元凶”,难道从一开始张小姐就入错了科室?

是的!看来只能请妇产科医生术中支援了。果不其然,妇产科医师术中会诊考虑“盆腔炎”,在给予术中松解粘连带和盆腔冲洗及术后针对性抗病原体治疗后一周,张小姐疼痛、发热症状统统消失,顺利出院。

“什么鬼?肝肠周围的炎症应该是“肝炎”或“肠炎”吧,关盆腔啥子关系?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居然最后按盆腔炎的诊疗方案给治好了,也是蛮扯的。”

看来有部分小伙伴们还是对“盆腔炎”“上天入地”的本领有所不知。

盆腔的慢性炎症迁移不愈,长此以往,还真是喜欢去上腹部——尤其是肝脏周围去串门,导致肝脏周围包膜的炎症,被称之为“肝周围炎综合征”。由于最初在年和年分别被Curtis和Fitz-Hugh先后报道了由淋球菌感染所致的输卵管炎合并肝周围炎病例,所以也被称为Fitz-Hugh-Curtis综合征或FHC综合征。

下面老司机就和大伙扒一扒这一极易被误诊误治,发病率又逐渐增加的盆腔炎性疾病。

关于Fitz-Hugh-Curtis综合征

Fitz-Hugh-Curtis综合征是盆腔感染合并肝周围炎,主要涉及肝包膜而无肝实质损害,在慢性盆腔炎患者中较为常见。病原菌主要是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并可导致慢性腹痛、不孕、异位妊娠等多种并发症。

为何会发生FHC综合征?

FHC综合征是盆腔炎性疾病上行感染的结果。衣原体可导致宫颈炎,因病情隐匿,无明显症状,若感染者未经规范治疗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菌会经子宫颈管炎上行感染,引起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盆腔腹膜炎直至腹腔内感染,波及上腹部而引起肝周围炎。

继发于输卵管通液、人工流产、取宫内节育器等操作后,可能是因行宫腔内操作导致了宫颈炎患者上行感染。近年调查发现,不洁性生活史、性生活频繁、性伴侣多会增加FHC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后来经过追问得知,张小姐近1年做过3次人工流产,换过好几个性伙伴,在一起时经常不戴套,半年前取了环准备生二胎。这些都是张小姐发生FHC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FHC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FHC的典型症状为下腹痛后出现持续右上腹痛,并放射至右肩胛部,从下腹痛到发生上腹痛的时间间隔1~2周不等。可伴轻度发热,介于37℃~38℃之间。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

部分患者由于在膈肌与肝包膜间形成不同程度的粘连,呼吸运动时会出现右上腹及季肋区疼痛感,深呼吸时加重。

急性炎症时可影响同侧胸膜并伴随相应症状和体征,出现右下肺呼吸音降低,肋膈角消失或见少量积液。

FHC综合征的危害

1.不孕异位妊娠

这主要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长期的感染状态导致输卵管组织结构及功能破坏,同时造成盆腔微环境改变,影响受孕及受精卵生长过程,导致不孕或异位妊娠等并发症。

2.肠梗阻

FHC综合征患者肠道表面形成粘连、肠道蠕动受限等都可能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严重者甚至发生完全性肠梗阻、肠坏死等。

FHC综合征的诊断

1.临床表现

存在FHC高危因素(性活跃、性伴多、频繁人流)者。急性期多为下腹痛之后的持续右上腹痛,且上腹痛剧烈者居多,同时自觉放射痛从右肩胛部至右上肢内侧部。若转为慢性,则只有上腹痛或无症状。可有轻度发热,多在37℃~38℃之间。

2.影像学表现(CT)

腹部CT表现为肝脏胸肋面或肝周被膜增厚。临床上当发现性活跃期妇女右上腹疼痛,腹部增强CT表现为肝周增厚时应考虑到FHC综合征,并可通过妇科检查或检测沙眼衣原体的IgA和IgG抗体进行鉴别诊断。

腹部CT图像提示:肝脏周围被膜增厚及被膜下积液形成(红色箭头),可疑肝脏被膜与腹前壁层粘连(垂直白色箭头),以及肠管间隙积液形成(白斜箭头)。

3.实验室检查

可通过PCR方法检测宫颈分泌物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血清抗体(沙眼衣原体IgG和IgA)等。结合血象变化,血沉、C-反应蛋白及肝功能等进行诊断及鉴别。

4.腹腔镜下改变

急性期在肝脏表面有点状出血和灰白色斑点纤维蛋白沉着,肝表面因腹水呈浸润状。慢性期在肝包膜与膈肌和腹壁之间,可见较多琴弦样粘连。

腹腔镜下探查示:肝脏被膜周围及肠管间隙之间形成的“琴弦样”改变(PS:真的很像拉丝的果冻哦)

FHC综合征的治疗

1.药物治疗

主要选用对沙眼衣原体或淋球菌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目前尚无完全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

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案:头孢曲松1g静滴Q24h*5天+多西环素mg口服bid*14天。

淋球菌感染的治疗方案:青霉素万U/d静滴*10天+甲硝唑0.5g静滴Q12h*10天+美满霉素0.1g口服Q12h*10天。

其他用药方案包括:1)四环素:口服,mg,4次/d×7,或2g静注,5~7d后改为口服,14d为1疗程。2)盐酸多西环素:口服,首次0.2g,以后0.1g,1次/d×7。3)红霉素:口服mg,4次/d×7。4)阿奇霉素:口服,1g,顿服。

2.腹腔镜治疗

FHC综合征是盆腔炎性疾病在盆腔外的表现,以肝脏表面、膈肌或前壁腹膜表面粘连形成为特点。行腹腔镜下盆腔和肝周粘连松解术,彻底的盆腹腔冲洗和术后应用有效抗生素等,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所以,对于不明原因上腹痛伴发热的“妙龄女郎”,百思难以确诊时别忘记还有可能是“顽皮”的盆腔炎症在和你开玩笑哦!

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妇女同胞:注意性生活卫生、适当降低性生活频率、尽量使用避孕套、固定性伴侣、不滥交、少人流!

参考文献

1.SonavaneAD,RathiPM.Fitz-Hugh-Curtissyndrome.IndianJMedRes.Jan;(1):.

2.EkabeCJ,KehbilaJ.Chlamydiatrachomatis-inducedFitz-Hugh-Curtissyndrome:acasereport.BMCResNotes.Jan3;10(1):10.

3.靳翠平,尚玉敏.FHC综合征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36(05):-+.

内容转载自







































北京白癜风专业治疗的医院
白癜风怎么看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jyy/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