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的尿常规结果包括10项内容:
(1)尿比重(SG)
正常成人普通饮食下尿比重为1.~1.,有时可以达到1.~1.,波动范围较大。在大量出汗尿少时尿比重较高,而在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时尿比重较低,尿比重对肾脏功能损伤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应根据临床表现综合判断。
(2)尿pH值(pH)
pH值代表尿液的酸碱度。正常饮食条件下,范围是4.0~8.0,pH7.0为碱性尿,pH7.0为酸性尿,通常情况下晨尿为弱酸性尿,即pH为5.5~6.5。
性尿见于高蛋白饮食、使用酸性药物、酸中毒、糖尿病、发热、痛风、低钾性碱中毒、白血病等。碱性尿见于餐后,摄人大量蔬菜、牛奶等乳制品,使用碱性药物、利尿剂,肾小管性酸中毒,碱中毒等。pH很高时见于尿道感染、标本放置太久、尿路磷酸盐或碳酸盐结石。
(3)蛋白尿(PR0)
一般来说,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病变的可能性大,一定不要大意,要请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是不是肾炎等情况。
下列情况下也可以出现尿蛋白阳性,但不是疾病所致,如剧烈运动、发热、高温环境、严寒、精神紧张等,此时被称为生理性蛋白尿或功能性蛋白尿或叫一过性蛋白尿,蛋白定性不超过1+,24小时尿蛋白0.5克;还有一种叫做体位性也叫直立性蛋白尿的情况,常见于青春发育期,一般不是肾脏疾病造成,但个别人经肾脏穿刺活检有轻微组织学改变,在轻型肾炎或肾炎恢复期也可以出现,因此还是要进一步搞清楚原因;高血压、糖尿病、多囊肾、尿路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等病人也可能出现蛋白尿。大量球蛋白尿时蛋白定性也可以为阴性或弱阳性,这都量要由医生进一步检査加以鉴别。
(4)尿糖(GLU)
正常人肾脏对葡萄糖有较强的重吸收能力,肾脏最初滤过的原尿中的葡萄糖几乎全被重吸收了。
一般尿内可以有微量葡萄糖,当血糖浓度8.88mmol/L(mg/dL)时,就超过了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尿中糖含量就增高,尿糖阳性一般应考虑是糖尿病。但下列情况出现尿糖升高并不是糖尿病;大量进食糖类后或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血糖一过性增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时,尿糖可以出现阳性,这叫生理性糖尿;
严重外伤、脑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等急症情况下,机体发生应激反应,血糖异常增高,出现尿糖阳性,这叫应激性糖尿;
有些疾病如甲亢(糖吸收增加,餐后血糖升高)、垂体功能亢进症如肢端肥大症(因生长激素增加致高血糖)、嗜钻细胞瘤(因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增加)、Cushing综合征(因糖皮质激素增加)、家族性糖尿(先天性)、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妊娠等可以出现继发性糖尿,或者因肾脏对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而出现糖尿;
肝硬化病人糖的利用下降、哺乳期乳糖产生过多等情况都可以出现糖尿。此外,因留尿的容器或体内某些物质如酮体、维生素C、尿酸、阿司匹林等可能出现尿糖假阳性或假阴性,如有疑问可择期复査。
(5)尿酮体(KET)
β-羟丁酸(78%)、乙酰乙酸(20%)、丙酮(2%)三者合称酮体。在应激状态、剧烈运动、妊娠剧吐、饥饿、腹泻、高热、糖尿病时,尿中均可能出现酮体阳性。
如是糖尿病病人尿酮体阳性,一定要注意是否有酮症酸中毒的可能,医院进一步检査治疗。但是,在健康体检人群中,不少人尿酮体阳性,尤其是年轻人,这种情况基本上出现于较剧烈的体育运动或较重体力劳动之后,只要大量饮水,休息一段时间后即可消失。
(6)尿胆红素(BIL)
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不能从肾小球滤过,尿中无胆红素。患肝脏和胆道疾病时,胆红素的分解代谢损伤、排泄受阻,血液中存在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时尿中即出现阳性。因此,尿胆红素阳性见于急性黄疸性肝炎、阻塞性黄疸、肝硬化、门静脉周围炎、胆汁淤滞、先天性高胆红素血症等。有些药物如氯丙嗪可以使尿胆红素出现假阳性,而维生素C、硝酸盐类过多可以出现假阴性。
(7)尿胆原(UR0)
正常情况下尿中有少量尿胆原,定性为阴性或弱阳性(-~+)。强阳性见于急性肝炎、肝硬化等;如果降低或消失则见于胆道阻塞。其受到药物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
(8)尿隐血(BL0)
正常情况下尿中红细胞极少,定性检査应为阴性。尿中出现红细胞被称为血尿。大多数人认为,血尿就是肾炎,但实际上,大多数的血尿不是肾炎引起的。
不过,血尿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定要请医生详细检査,确定其病因。一般来说,可以引起血尿的疾病有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尿路结石等。输血反应、严重溶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肌肉损伤、中毒及严重烧伤等情况可能出现尿隐血阳性,但显微镜检查看不到红细胞。
很多血尿病人是尿路感染引起的,其次是泌尿系结石,少数是肾炎。有的人几年甚至几十年尿:中都有少量红细胞,这种情况往往是一种隐匿型或轻微病变的肾小球肾炎,应当密切 (9)尿白细胞(LEU)
正常人尿中白细胞定性检査为阴性,显微镜检查每个高倍视野小于5个。尿中出现较多的白细胞一般都是泌尿系感染。此外肾小球肾炎、尿道损伤出血、尿路结石等情况下也伴有白细胞。
尿白细胞定性检査时,尿比重高、淋巴细胞尿、高葡萄糖尿、室温低于20℃、尿中有白蛋白、维生素C、头孢菌素等可以使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有时也有定性阳性而显微镜检査阴性,这有可能是白细胞已经溶解破坏。
(10)亚硝酸盐(NIT)
革兰阴性细菌含有一种还原酶,可以将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因此,检测亚硝酸盐实际就是检测尿中是否有细菌。正常人应该为阴性。
它的意义是诊断尿路感染与白细胞检査互相印证。必须注意的是阳性结果提示尿中有细菌,但阴性结果不能理解为没有细菌。检査前尿液最好在膀胱内存在4小时以上,否则,可以呈假阴性,细菌较少而尿液较多时也可以呈假阴性,尿比重高、进食较多菠菜或卷心菜、用药等可以出现假阳性。所以,结果一定要与白细胞显微镜检査结果对比分析。
此外,显微镜检査可以直观地看见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结晶、细菌等。一方面通过直观检査可印证化学检查结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形态观察分析、诊断疾病。如红细胞形态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肾炎引起还是其他原因引起,这一点对血尿的鉴别诊断极其重要。上皮细胞的种类观察也可以提示病变的性质。尿中出现管型可以预示病情的严重程度。尿液可通过离心涂片直接观察是否有细菌、结核菌、淋球菌等。
来源:睿健康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医院天津市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