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凌晨,湖北省楚天都市报记者在网上发帖称,其采访曝医院过度治疗稿件,却遭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广告科副科长陈某威胁尽快撤稿,否则将派人查封报社网站,此事引发网络热议。当日晚间,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公开回应称,已对该同志批评教育并对博大男科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同时,成立专班深入调查。
事件梗概是:7月17日,楚天都市报2版刊发了一篇题为《怀疑朋友被过度治疗他亲身求证》的报道。报道核心内容为,湖北省黄石市民冯某发现小便不适,医院求诊,被诊断出患有性病和前列腺炎。在该院花费元治疗费后,病情却不见好转。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冯某只是普通的尿道感染,检查加治疗共花了元钱,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冯某的朋友李某,医院做了一个尿道分泌物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医院,在该院的检查结果却显示他患有性病。该报道刊登后,采写该报道的记者就接到黄石市工商局的电话。
据记者了解到,采访此稿的记者叫梁传松,是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的一名老员工,原为楚天时报副总编辑,分管广告业务;现为楚天都市报深度地方部鄂东记者站站长。
7月12日,李某拨打了楚天都市报新闻热线,热线员将此线索转给了梁传松;7月16日,梁传松采访涉事双方及卫计、物价部门后,刊发了上述稿件。
当事记者将此遭遇发帖述说后,此事引起了舆论 那么,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工商局广告监管科副科长,陈某是否有权要求媒体删稿?此为第一问。当事记者发帖文质疑:陈某是黄石市工商局分管广告的干部,态度强硬地指责报道不实,并要求撤稿,管广告的工商干部管起了新闻报道,“手伸得太长”。这种质疑其来有自。实际上,在未经充分调查了解之前,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广告监管科副科长陈某并无能力认定媒体发布的新闻报道失实,也无权对媒体进行无端指责。而其要求媒体记者删稿的做法,属于公务人员超越法定的权力及其限度而做出的不属于自己行政职权范围的行政行为,涉嫌行政越权,而不仅仅是所谓“与群众沟通言辞不当,态度不善”的问题。
秉公用权、公私分明是公职人员的底线。对于涉及市场主体的纠纷事件,公职人员理应审慎调查、秉公处理,那么作为公职人员的陈某,医院的一方诉求,还未对双方进行调查了解就断定媒体报道失实并要求删稿呢?此为第二问。
据悉,除了工商局广告监管科副科长的身份,陈某还是湖北省黄石市广告协会秘书长。早在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规定:行政机关不得推荐、安排在职和退(离)休公务员到行业协会商会任职兼职。现职和不担任现职但未办理退(离)休手续的党政领导干部及在职工作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商会兼任职务。既然已明确规定,那么,工商局广告监管科副科长兼任广告协会秘书长,是否有违国家相关规定?经初步调查,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与黄石博大门诊部并无利益关系,那么陈某兼任秘书长的黄石市广告协会,与该门诊部之间是否存在利益关系?这些,也是反思此次删稿事件不应回避的问题。
第三问是,此次涉事报道批评的黄石博大门诊部过度治疗等问题,到底是否存在?有关部门应该尽快跟进调查,给媒体和公众明确说法。目前,湖北省黄石市卫计委和物价局两部门表示将介入调查,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也称已对博大男科虚假宣传、违法广告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希望相关部门依法调查,秉公处理。这既是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所在,也是对此次事件定纷止争的必要条件。
公平、公正,是政府机构和公职人员取得民众信任的基石。公职为信托的职位,意味着其一切公务行为皆要从公共利益出发行事。公职人员不能对任何集团或个人给予任何不应有的优先照顾,或滥用权力和威信。当前,湖北省黄石市工商局已表示对陈某进行了批评教育,如陈某有违规违纪行为,将严肃查处。希望通过此次事件的追问和查处,能够督促更多公职人员真正做到秉公履职、正确用权。
来源:光明时评 作者:柯锐
附楚天都市报原稿:
图文:怀疑朋友被过度治疗他亲身求证来源:网络-07-:58:19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梁传松)怀疑朋医院过度治疗,黄石男子李某亲身求证,医院事先做了相关检查,结果显示正常。3天后,当李某以同样病医院“求诊”,检查结果表明得了“性病”。昨日,李某和他的朋友冯某向楚天都市报记者反映了这件蹊跷事。
花了万元没治好病今年23岁的冯某介绍,7月5日,他发现小便时有些不适,随后他医院求诊。冯某称,在该院做了一些医学检查,医生告诉他患有“性病”和前列腺炎。“检查后医生告诉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终身不育。”冯某称,事后医生开了一个治疗方案,让他交费治疗。在花费了元治疗费后,他已将积蓄掏空,而病情却不见好转。无奈之下,他只好向好朋友李某借钱。李某知悉此事后,医院是在“诓钱”。7月9日,李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冯某只是普通的尿道感染,检查加治疗共花了元钱,治疗3天后症状消失。 同样检查两样结果为证明朋友的清白,7月9日,李某在陪朋友看病的同时,医院做了一个尿道分泌物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正常。7月12日,李某医院,向该院医生口述冯某同样的“病由”,在该院又做了一次检查,而检查结果让李某大吃一惊。李某提供的检查报告单中,记者看到,其中“NG”结果为“阳性”(淋球菌感染,性病指征),白细胞“12/HP”(正常值0-5HP)、霉菌一个“+”号、杂菌一个“+”号。李某当时便对检查结果提出质疑,医院检查的结果提供给当事医生,医生却称,他口述存在误导,却避谈检查结果。近日,冯某医院过度医疗,医院讨说法,均未有一个明确的回复。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记者在冯某提医院的病历中,并没有发现诊断出“性病”,医院的病历中提到在“医院就诊,症状好转”等字样。冯某称,当时在博大男科就诊时,医生并未提供任何病历等医疗文书,只是口头告诉他患有“性病”。记者医院,该院袁卫兵院长介绍,当时医生检查出冯某患有泌尿系统感染和前列腺炎,做的是一种可视腔道介入治疗,该治疗费用比较昂贵。袁卫兵称,他经过调查,认为对冯某的治疗不存在问题,医院用药后,冯某的病情得到了好转,医院治疗后,达到了治疗的预期效果。对于李某同样诊断出有“问题”,袁卫兵也认为其口述误导了医生,但对两种不同的检查结果,他表示在做调查后回复记者,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记者随后采访了黄石卫计委和物价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两部门希望冯某和李某提供原始病历等证据,他们将介入调查。
责编/戴锋 陈军杰 刘国安 肖华东
编审/谭宗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