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案情背景

现场勘查

调查访问

案情背景

在年11月27日早上,门诊检验科体液窗口,出现一年轻男子,28岁,中等身材,衣着得体,文质彬彬。这位男性送检了一份分泌物样本,需要革兰染色查淋球菌。他送检完毕,便匆匆离开。按流程,首先观察分泌物性状:黄白色、脓性、浓稠。根据经验,初步怀疑是淋病所导致的脓性分泌物。我方很快展开了现场勘查。

现场勘查

将标本进行快速革兰染色后(干燥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沙黄复染-干燥镜检),低倍镜下可见大量的白细胞,细胞内存在大量革兰阳性球菌,背景杂乱。显微镜油镜全片多视野多人反复观察数次,仍未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但结合年龄与患者送检时紧张的神色,加上标本性状特殊,因此高度怀疑含有革兰阴性双球菌,担心有漏网之鱼,于是展开一系列案件调查。

调查访问

与该男子电话联系询问是否有冶游史,对方直接否认,但吞吞吐吐,反复强调没有,还表明自己是有家室的。但提到采样前曾自行服用抗生素。由于情况特殊,猜测样本被药物影响可能性大。于是不发报告,与临床沟通建议第二天再次采样复查。

破案经过

次日,该男子再次送检,行色匆匆。标本性状与前一日相同,仍不能排除淋球菌阳性,故再次染片镜检。最终在一团白细胞的边缘处,发现大量白细胞的胞内和胞外都存在大量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

于是立即与该男子沟通,得知该男子在第一次送检前因“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即效性用药后采样且采样位置欠佳,造成检测结果产生不可控误差。且第二次为典型的革兰阴性双球菌,而且胞内大量存在,由此推测,是药效退后,淋球菌再次大量繁殖。最终,在事情的真相揭露后,该男子承认自己谎称无冶游史,破案立据。为保证检验结果万无一失,另将分泌物进行了淋球菌培养,结果同样呈阳性。

案例分析

以上两次检测结果大相径庭的原因,是第一日就诊时该男子没有准确描述病症原因,导致医生误认为是常规尿道感染。且就诊前,擅自服用抗生素,致使第一日标本采集不符合检验前样本采集要求,从而导致假阴性的结果。在我方科室工作人员询问时,否认冶游史,造成误导。反复询问后再次采样,抗生素药效已过。采集样本符合要求,最终检测为阳性结果。在实验诊断中,干扰因素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不在少数,需要患者和检验医师相互配合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结果。采样前一定要询问,清楚患者的个体情况,才能避免干扰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教训反思

门诊体液窗口除了常规体液检查之外,还会有相对较少的一些其他体液检查(例如痰液、胸腹水、前列腺液、精液、分泌物等),这次遇到的案例,对于窗口工作者来说是一次挑战但同时又是一个积累经验的机会。我们应多结合标本的性状及病人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判断,按照操作规则,找到客观的依据提供更加真实的报告。日常工作中要认真严谨,形态学镜检项目更要细致?微,注意回顾分析与总结归纳,才能够轻松地应对临床中的各种问题。

?撰稿者:吴康丁范菲

审核者:岳展伊刘善荣

图文编辑:陆瑶潘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jxj/58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