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的安排要根据产前检查的目的来决定。
我国推荐的产前检查的孕周分别是:
早孕期(第一次)的产前检查常规保健内容
1.建立孕期保健手册
2.确定孕周、推算预产期
3.评估孕期高危因素
4.血压、体质量与体质量指数
5.妇科检查
6.胎心率(妊娠12周左右)
健康教育及指导1.流产的认识和预防
2.生活方式的指导
3.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和宠物
4.慎用药物
5.孕期疫苗的接种
6.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高强度的工作、高噪音环境和家庭暴力
7.保持心理健康
8.继续补充叶酸0.4~0.8mg/d至3个月,有条件继续服用含叶酸的复合维生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孕期的必查项目
1.血常规
2.尿常规
3.血型(ABO和Rh)
4.空腹血糖
5.肝功和肾功
6.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7.梅毒螺旋体
8.HIV筛查
备查项目(有条件、有指征)
1.HCV筛查(丙型肝炎)
2.地中海贫血筛查
3.甲状腺功能筛查
4.血清铁蛋白(Hb<g/L者)
5.宫颈细胞学检查(孕前12月未查者)
6.宫颈分泌物检测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高危孕妇或有症状者)
7.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早产史者)
8.心电图检查
9.超声检查
早孕期:确定宫内妊娠、孕周
妊娠11~13+6周:
(1)测量胎儿NT厚度(颈后透明层,早孕期唐氏筛查的软指标)并核定孕周
(2)双胎:确定绒毛膜性
10.早孕期母体血清学筛查(PPAP-A和游离β-hCG),在妊娠10~13+6周进行。高危者,可考虑绒毛活检或联合中孕期血清学筛查结果再决定羊膜腔穿刺检查,判定是否有胎儿的非整倍体的异常。
内容来自人卫慕课
同济大学医学院
《产科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