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一、病因

疾病

病因

非特异性外阴炎

各种化学物质及各种分泌物刺激造成

前庭大腺炎

在性交、分娩、经期等一些情况下,前庭大腺被病原体侵入而造成前庭大腺发炎。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淋病奈瑟菌、大肠埃希菌、沙眼衣原体、链球菌、肠球菌等

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腺管开口由于各种原因(感染、分泌物黏稠、瘢痕阻塞)造成腺管开口堵塞,分泌物积聚腺腔而形成囊肿

外阴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毒(HPV).HPV主要感染上皮细胞,其复制需要分化好的鳞状上皮。温暖、潮湿的外阴皮肤黏膜交界处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尤其是性生活时易受损的部位,如女性的会阴、阴道后壁。HPV有许多亚型,引起尖锐湿疣者以HPV6、HPV型为主,HPV6、HPV8型次之。HPV6、HPV8型与宫颈癌、外阴癌的发病有关

滴虫性阴道炎

由阴道毛滴虫引起,滴虫呈梨形,一般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pH5以下或7.5以上环境中不生长,而滴虫阴道炎患者阴道pH在5.-5.4之间传染方式:

①直接传染:可经性交传染

②间接传染: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厕所、衣物、器械及敷料等途径传染

念珠菌性阴道炎

念珠菌中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由肛门部传染而来,与手足癣疾病无关。当阴道内牯原增多、酸度增高时,为最适宜环境

传染方式:念珠菌可存在于人的口腔、肠道与阴道黏膜而不引起症状,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传染。当局部环境条件适合时易发病,为条件致病菌

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而其他细菌大岔繁殖,主要有加德纳菌、动弯杆菌及其他厌氧菌,部分患者合并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

老年性阴道炎

老年性阴道炎常见于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pH上升,局部抵抗力降低,致病菌容易入侵繁殖引起炎症

幼女性阴道炎

常见于5岁以下的幼女。因雌激素缺乏局部抵抗力低造成。常见病原体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淋病奈瑟菌、滴虫等。病原体的传播通常是经过成人的间接传播造成。此外,卫生不良、二便污染也是致病原因

急性宫颈炎

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的继发感染常见的病因见于以上情况,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及肠球菌。近年来性传播疾病的增加使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已成为最常见的病原体

续表

疾病

病因

慢性宫颈炎

伐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可由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黏膜内形成。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入而引起感染

急性盆腔炎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产后体质虚弱加之宫口未完全关闭,若产程中有产道损伤或有残留,病原体进入宫腔,易引起感染;人流、流产过程中,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发生急性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各种宫腔操作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术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引发感染或术前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存在潜在感染).均可发生急性盆腔感染

(3)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卫生护垫、经期性交等均可造成各种病原体的侵入,加之经期抵抗力下降,易造成感染。此时感染的病原体多为下生殖道的内源性病原体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厌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4)感染性传播疾病:性伴有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的携带,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性交时有微小的损伤,病原体可进入机体内造成盆腔的急性感染。目前常见的病原体为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常合并有厌氧或非厌氧菌感染

(5)邻近器宫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结肠炎、腹膜炎等

(6)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慢性盆腔炎由于以上因素的存在,加之劳累、紧张、寒冷、性交过频等因素存在,常可致慢性盆腔炎的急性发作

(7)宫内节育器引发感染:在放置节育器的0日内可引发急性盆腔炎,长期放置后,可继发感染形成盆腔的慢性炎症,抵抗力下降时可急性发作

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灶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炎症病史。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

生殖器结核

生殖器结核是全身结核的一个局部表现,常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结核,如肺结核。以血行传播最多见,上行感染者罕见。青春期正值生殖器发育,血供丰富,结核菌易借血行传播,使生殖器受累,多数患者在日后发现生殖器结核时,原发病灶已痊愈

二、病理

疾病

病理表现

慢性宫颈炎

(l)宫颈糜烂: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为宫颈糜烂

①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单纯型糜烂

②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而呈颗粒状,称颗粒型糜烂

③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而呈乳突状,称乳突型糜烂

④年轻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较高,使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外观形似糜烂,无炎症时,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

(2)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子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但表面多光滑,最后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宫颈硬度增加

(3)宫颈息肉: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可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一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在cm以下,色红、舌形、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根部多附着于宫颈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内

(4)宫颈腺囊肿: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磷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而形成囊肿。检查时可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黏液

(5)宫颈黏膜炎:亦称宫颈管炎,宫颈阴道部可以很光滑,由于宫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可使宫颈肥大

续表

疾病

病理表现

急性盆腔炎

(l)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多见于流产、宫内操作及分娩后

(2)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不同的传播途径会有不同的病变特点。由宫颈的淋巴管播散的病原体到宫旁组织,首先侵及卵管的浆膜层,发生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卵管黏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很轻。此时炎症以输卵管间质炎为主,管腔常可因肌壁增厚受压变窄,但仍能保持通畅。炎症轻者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重者卵管明显增粗、弯曲、纤维.索性脓液渗出可造成周围组织的粘连

(3)输卵管积脓:若炎症由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的黏膜炎。可引发输卵管黏膜的粘连,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的闭锁,若有脓液的积聚,管腔内可形成输卵管积脓

(4)卵巢很少单独发炎。卵巢常和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也称附件炎

(5)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内生殖器急性炎症时,或阴道、宫颈有创伤时,病原体经淋巴管进入盆腔结缔组织而引起的结缔组织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

(6)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内各器宫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发炎的腹膜可有充血、水肿,并有少量的纤维索渗出,形成盆腔脏器的粘连。子宫后方与直肠前方是人体的最低点,常脓液积聚于此

(7)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当病原体数显多、毒性强,患者抵抗力下降时,严重的感染常发生败血症。若不及时控制,往往会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盆腔炎

()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炎多为双侧性,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全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输卵管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而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时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渐被吸收,浆液性液体继续自管壁渗出而充满管腔,亦可形成输卵管积水。积水的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甚薄形似腊肠,可游离或与周围组织有膜样粘连

(2)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炎波及卵巢,可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贯通,液体渗出而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而成

(3)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骶韧带处,纤维组织增生、变硬。广泛蔓延时,宫旁组织也增厚

生殖器结核

(l)输卵管结核:约占女性生殖器结核的85%-95%,多为双侧性,外观可有不同的表现:少数在其浆膜面可见粟粒结节,有时盆腔腹膜、肠管表面及卵巢表面也布满类似结节,或并发腹水型结核性腹膜炎;有的输卵管增粗肥大,其伞端外翻如烟斗嘴状,管腔内有时露出干酪样物质,有时伞端封闭,管腔内充满干酪样物质;有的输卵管增粗,管壁内有结核结节;有的输卵管僵直变粗,峡部有多个结节隆起。在输卵管管腔内见到千酪样物质

(2)子宫内膜结核:常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早期由于子宫内膜炎症,充血水肿明显,月经量过多;晚期由于子宫内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最后代以瘢痕组织,可使宫腔粘连变形、缩小,会使月经量过少

(3)宫颈结核:较少见,常由子宫内膜结核蔓延而来或经淋巴或血循环传播而至。病变可表现为乳头状增生成为溃疡,此时外观不易与宫颈癌区别

(4)卵巢结核:亦由输卵管结核蔓延而来,通常仅有卵巢周围炎,侵犯卵巢深层较少见。但由血液循环传播的感染,则可在卵巢深部形成结节及干酪样坏死性脓肿

(5)盆腔腹膜结核:盆腔腹膜结核多合并输卵管结核。分两型,渗出型腹膜炎以渗出为主,在腹膜上散在无数大小不等的灰黄色结节,渗出物为浆液性草黄色澄清液体,积聚于盆腔,有时因粘连可形成多个包裹性囊肿;粘连型腹膜炎以粘连为主,特点为腹膜增厚,与邻近脏器之间发生紧密粘连,粘连间的组织常发生干酪样坏死,易形成瘘管

三、临床表现

疾病

临床表现

非特异性外阴炎

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活动、性交、排尿、排便时加重。常见局部红肿、糜烂、有抓痕。严重者可形成溃疡或湿疹。时问长者可见皮肤增厚、粗糙、皲裂,甚至苔藓样变

前庭大腺炎

典型的病灶局部红、肿、热、痈、功能障碍。炎症首先表现在腺管,之后向囊内蔓延。检查时可见一侧或双侧的大阴唇下方红肿、压稍明显,有时可从腺管口挤出脓汁

前庭大腺囊肿

自觉外阴部有一囊肿,小时可无症状或有轻微的坠胀及不适。长大后可有性交不适、坠胀感。检查可见大阴唇的下l/3有囊性、椭圆形、大小不等、可单或双侧的囊肿。表面无红肿及压痛

外阴尖锐湿疣

(l)潜伏期为3周-8个月,发病以20-30岁年轻女性居多,好发部位为外阴、大小阴唇、阴道、尿道口、宫颈、肛门周围

(2)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有瘙痒、烧灼痛。起初为微小散在的乳头状疣,逐渐增大、增多,互相融合形成鸡冠状或菜花状团块,质较软,表面湿润,粉红色、暗红或污灰色,顶端可有角化或感染溃烂。2%-34%合并有其他STD.如淋病,滴虫、霉菌、衣原体感染甚至梅毒。约30%同时可见于阴道和宫颈

(3)妊娠期病灶生长迅速,分娩后缩小或自然消退。分娩时可引起大出血。胎儿通过产道感染,可引起新生儿喉乳头瘤。治疗后易复发,对反复生长者应注意恶变的可能

滴虫性阴道炎

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瘙痒,若有细菌混合感染则排出物呈脓性、有臭味。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充血,重者有散在出血点,后穹窿白带多。如为带虫者,阴道黏膜可无异常发现

念珠菌性阴道炎

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内白带增多,典型的白带呈白色稠厚豆渣样。检查时见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有白色膜状物,擦后露出红肿黏膜面

细菌性阴道病

l/3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阴道排液增多,有恶臭味,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向带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的稀薄白带,黏度很低。有时有泡沫,系厌氧代谢产生的气体所致。检查阴道黏膜无明显充血的炎症表现,但白带增多,检查无滴虫、真菌或淋病奈瑟菌

老年性阴道炎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黄色,严重者可有血样脓性白带。外阴有瘙痒或灼热感,检查时见阴道呈老年性改变,上皮萎缩,皱襞变浅。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有表浅溃疡。若溃疡面与对侧粘连,阴道检查时可被分开而引起出血,粘连严重时可造成阴道闭锁,炎症分泌物引流不畅可形成阴道或宫腔积脓,

幼女性阴道炎

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脓性。患儿哭闹不安,用手抓外阴。检查可见外阴、阴蒂、尿道口、阴道口黏膜充血,水肿。严重者可见小阴唇的粘连

急性宫颈炎

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脓m性,可伴有腰酸下坠,若淋菌感染还常伴有下泌尿道的感染症状。妇检可见宫颈明显充血、水肿、糜烂,有黏液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

慢性宫颈炎

()主要特点是白带增多,可呈乳白色黏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有息肉形成时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下坠痛等。黏稠脓性的白带不利于精子穿过,可造成不孕

(2)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的糜烂、肥大,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外翻及宫颈腺囊肿。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需常规做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必要时做活检以明确诊断

(3)宫颈糜烂的分型及分度:根据糜烂面积的大小可分为三度。

①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l/3;

②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l/3-2/3;

③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可分为三型: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如诊断为中度糜烂、颗粒型等

续表

疾病

临床表现

急性盆腔炎

()因炎症的轻重及范围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发病时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血白细胞增高等全身性表现。同时伴有明显的下腹痛、阴道脓性分泌物增多及尿频或(和)里急后重等直肠刺激症状

(2)查体见患者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律快、腹胀、下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先强后减弱。盆腔检查:阴道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宫体可略增大、变软,压痛阳性,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可增厚或触及明显压痛的包块

慢性盆腔炎

(l)有急性盆腔炎史,全身症状不明显,有时有低热、疲乏、精神不振、失眠及急性发作

(2)下腹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

(3)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阻塞时可致不孕

(4)妇科检查时子宫活动受限,子宫两旁增厚及轻压痈,形成囊肿时可触及边界消或不清的囊性肿物

生殖器结核

(l)月经失调:早期可有月经过多,晚期可出现月经稀少或闭经

(2)下腹坠痛:由盆腔炎症和粘连引起,经期腹痛加重

(3)全身症状:若为活动期,可有结核病的一般症状,如发热、盗汗、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有时仅有经期发热

(4)不孕:由于输卵管管腔阻塞、输卵管周围粘连及黏膜纤毛被破坏,输卵管僵硬、蠕动受限,丧失其运输功能,可引起不孕。在原发性不孕患者中生殖器结核常为主要原因之一

(5)全身及妇科检查:较多患者因不孕行诊断性刮宫才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结核,而无明显体征和其他自觉症状。较严重患者若有腹膜结核,检查时腹部有柔韧感或腹水征阳性,形成包裹性积液时,可触及囊性肿块,边界不清,不活动,表面因有肠管粘连,叩诊为鼓音。子宫活动亦受限。若附件受累,在子宫两侧可触及大小不等及形状不规则的肿块,质硬、表面不平、呈结节或乳头状突起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外阴尖锐湿疣

()诊断依据

①根据临床典型特征

②细胞学检查:光镜下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

③阴道镜检查:细胞及血管的特征性变化

④病理学检查:可见到特征性的挖空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到HPV-Ag

⑤PCR方法检测到HPVDNA

(2)与假性湿疣的鉴别

①假性湿疣患者多无症状或有轻度外阴癌痒或白带增多,无性乱史

②病变位于小阴唇内侧呈对称性分布,呈扁平小乳头或绒毛状,与黏膜同一颜色,常合并有霉菌、滴虫或衣原体感染,以5%醋酸涂后病变处尖锐湿疣变白,而假性湿疣病变处不变白。孕妇局部表现虽明显,但分娩后可消退。一般无特殊治疗,有症状者给予对症治疗即可

滴虫性阴道炎

用悬滴法将l小滴生理盐水滴于玻片上,于阴道后穹窿处取少许分泌物混于生理盐水中,立即于低倍镜下观看,找到滴虫即可确诊

念珠菌性阴道炎

用悬滴法或涂片染色在显微镜下从分泌物中找到白色念珠菌的芽孢和似菌丝即可确诊。若有症状而多次检查均阴性时,可用培养法

疾病

诊断与鉴别诊断

细菌性阴道病

下列4条中有3条阳性者即可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

(l)阴道分泌物为均质稀薄的白带

(2)阴道pH4.5(正常阴道pH≤4.5).是厌氧菌产氨所致

(3)氨臭味试验阳性:取阴道分泌物少许放玻璃片上,加入l0%氢氧化钾溶液·2滴,产生一种烂鱼肉样腥气味即为阳性

(4)线索细胞阳性:取少许白带放在玻片上,加l滴生理盐水混合,置于高倍显微镜下见到30%以上的线索细胞。线索细胞即阴道脱落的表层细胞,于细胞边缘贴附大量颗粒状物即为加德纳尔菌等,使细胞边缘不清

幼女性阴道炎

检查时一定排除阴道、直肠异物史。用细棉签取外阴、阴道的分泌物,光镜下找病原体并看白细胞所占的比例

急性宫颈炎

()临床症状+宫颈管黏液脓性分泌物革兰染色涂片,每油镜视野下有0个以上的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即可诊断急性宫颈炎

(2)淋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①宫颈分泌物涂片革兰染色:在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典型双肾形革兰阴性双球菌,则诊断成立。此法阳性率为40%一60%

②分泌物培养:用特殊培养基培养,是确诊淋菌的重要手段。此法阳性率为80%-90%

③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扩增淋菌特异性DNA存在的一种基因诊断新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分泌物的直接检测或淋菌培养物的鉴定

慢性宫颈炎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的鉴别。应常规做宫颈刮片、颈管吸片,必要时做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

急性盆腔炎

(l)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多可做出初步诊断。另外还需进一步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穹窿穿刺物检查

(2)-般急性盆腔炎的诊断需同时具有以下三个条件:①下腹压痛伴或不伴有反跳痛;②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有摇摆痛;③附件区压痛

(3)腹腔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腔镜检查的肉眼诊断标准:①输卵管表面充血明显;②输卵管壁水肿;③输卵管伞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应做宫颈分泌物培养、涂片,或腹腔镜下取活体做病原学检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应与急性阑尾炎、宫外孕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生殖器结核

(l)子宫内膜病理检查:于经前一周或月经来潮2小时内做刮宫术。注意刮取子宫两角部内膜送病检,如找到典型结核结节即可确诊

(2)X线检查:①胸部及腹部X线拍片;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可见输卵管有典型串珠状或僵直改变、子宫腔边缘呈锯齿状等;③在子宫、卵巢及盆淋巴处可见钙化灶

(3)腹腔镜检查:可在腹腔镜下见到典型的输卵管串珠样改变、输卵管僵直变粗,峡部有多个结节隆起。少数病例在输卵管管腔口见到干酪样物质。盆腹腔可粘连,此时应取腹腔液做结核菌培养或在病变处做活检

(4)结核菌培养:急性活动期细菌培养阳性率可略高

应与非特异性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肿瘤、宫颈癌鉴别

五、治疗

疾病

治疗方法

非特异性外阴炎

()病因治疗:注意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积极治疗糖尿病;如有尿瘘、粪瘘者,应尽早进行修补手术

(2)局部治疗:可用:高锰酸钾液或4%的硼酸溶液坐浴,每日2-3次。还可选用中药止痒,如:茵陈、苦参、蛇床子、白鲜皮、土茯苓等煎水洗外阴

前庭大腺炎

急性炎症时应卧床休息,取分泌物做培养寻找敏感抗生素。若已形成脓肿,则应切开引流,缓解症状

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囊肿造口术

外阴尖锐湿疣

()药物治疗

①局部药物治疗:适于小病灶,常用药物为33%-50%三氯醋酸,先以0.5%普鲁卡因棉球盈

于局部片刻,后涂三氯醋酸于病灶处,每l一2周次,一般-2次多能治愈。涂药后局部

轻度水肿、白色变厚,2-3日后白皮脱落.7日局部修复不形成瘢痕;也可用5%的氟尿嘧

啶膏涂局部.主要用于外阴、肛周,每日次,7-4日为一疗程,一般应用-2个疗程

②全身药物治疗:近年应用基因工程干扰素(INF—α)00万U,隔日肌内注射次,连续3—4周为—疗程,也可采用病灶基底局部注射。对顽固性尖锐湿疣,可采用与激光等疗法联合使用

(2)冷冻治疗:用简便的液氮或一氧化氮探针冷冻病灶及周围l-2mm

(3)激光治疗:外阴病变、阴道、尿道口、宫颈病变可用,出血少,不产生瘢痕,效果满意

(4)高频电刀电灼、微波器切除或手术切除适于巨型尖锐湿疣

(5)妊娠期的治疗意见不一致,因分娩后可消退,故可暂不处理。病灶大、影响阴道分娩者,可行剖宫产术

念珠菌性阴道炎

()消除诱因及改变阴道酸碱度: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索、皮质激素及雌激素,勤换内衣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用开水烫洗。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

(2)杀菌剂:以碱性溶液冲洗后,选用下列药物

)局部用药

①咪康唑栓,每晚粒(mg),塞入阴道深处,连用7日

②克霉唑栓或片,每晚粒(50mg)或l片(mg)塞入阴道,连用7日

③制霉菌素栓或片,每晚l粒(0万U)或l片(50万U).连用7_0日

④%甲紫溶液,涂擦阴道,每周3-4次,连用2-3周。注意药物浓度不可太浓

2)全身用药:局部用药疗效差或病情顽固者可选用下列药物

①伊曲康唑每次mg.每日次,口服,连用3-5日

②氟康唑50mg.顿服

③酮康唑每次-mg.每日次/服,连用5日

(3)复发病例的治疗:月经前易复发,故应在经前复查白带再治疗。复发率约5%-0%

①消除诱因

②性伴侣的检查及治疗

③应进行阴道分泌物的培养,寻找敏感药物

④应进行局部及全身药物的联合治疗

⑤治疗应在经后进行,持续3-7日、时间应长达半年

细菌性阴道病

()全身用药:首选药物为甲硝唑,每次口服mg,每日2-3次,共7日。或单次给药每日2g。连续3个疗程疗效最好。克林德索mg,每日2次,连服7日

(2)局部用药:甲硝唑,每日mg,置入阴道内,7日为一疗程。甲硝唑近期疗效较好

疾病

治疗方法

老年性阴道炎

治疗原则为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_菌生长

()%乳酸或0.5%醋酸阴道冲洗增加阴道酸度,每日次,冲洗后局部用甲硝唑或诺氟沙星,每次片,放入阴道深部,7-0日为一疗程

(2)雌激素局部或全身用药,一般经上述局部治疗即可奏效,对炎症较重者可辅以雌激素治

疗。己烯雌酚0.25-0.25mg,每晚放入阴道一次,7日为一疗程;顽固病例可口服尼尔雌醇,首次剂量为4mg,以后每2-4周一次,每次2mg.维持2-3个月。对乳腺癌或子宫内膜癌患者禁用雌激素

幼女性阴道炎

(l)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2)选用敏感抗生素

急性宫颈炎

主要针对病原体治疗

()淋病:治疗原则为及时、足量、规范、彻底,同时治疗性伴侣。目前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药物:青霉素族及头孢类抗生素

(2)衣原体感染:常用四环索、红霉素及奎诺酮类。多西环素00mg,一日两次,连用7日;阿奇霉素lg单次口服;环丙沙星mg.一日两次,连用7日;红霉素mg,一日4次,连用7日

(3)淋菌感染常合并衣原体感染,治疗时应兼顾治疗

慢性宫颈炎

(l)物理治疗:用电熨、激光、冷冻、微波、红外线等仪器将宫颈糜烂面的上皮破坏,使其脱落后,由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4—8周宫颈可愈合,变光滑。治疗时间选在月经干净后3—7日进行,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问禁盆浴、性交及阴道冲洗

(2)药物治疗: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浅者,中药有一定疗效

(3)手术治疗:息肉可行息肉摘除术。肥大的宫颈可考虑进行宫颈锥切术。局部慢性增生者可行局部病变电切术

急性盆腔炎

(l)支持治疗:休息、半卧位有利于炎症的分泌物局限。补充营养,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2)药物治疗:采用敏感抗生素。兼顾厌氧菌及需氧菌,联合用药配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要求达到足量、足时,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病情好转后,也应巩固治疗0一4天。

(3)手术治疗:以下为手术指征:①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不降、症状加重、包块增大者;②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③脓肿破裂手术可选开腹或经腹腔镜手术,手术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4)中药治疗: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慢性盆腔炎

()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对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2)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方药:丹参8g、木香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2g、丹皮9g、生地黄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5g、白术9g、黄芪5g

(3)物理治疗:湿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超短波、离子透入(可加入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蜡疗等

(4)其他药物治疗:在用抗炎药物时,也可同时采用a-糜蛋白酶Smg或透明质酸酶U.肌内注射,隔日次.5-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时注意逐渐减量

(5)手术治疗: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行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亦宜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

续表

疾病

治疗方法

生殖器结核

()支持疗法:急性患者至少休息3个月,慢性患者可从事部分工作与学习,但应加强营养,劳逸结合,适当体育锻炼

(2)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的有效率为90%

)药物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联合、规律、适最、全程

2)采用的药物:利福平,每日-mg,饭前小时空腹顿服便于吸收;异烟肼,口服.mg,顿服;链霉素,肌内注射,0.75g,每日次;乙胺丁醇,每日0.75-lg;吡嗪酰胺,每次0.5g,每日3次。联合应用可将疗程缩短为6-9个月

3)治疗方案:①利福平、异烟肼联合应用9个月;②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3种药联合应用6个月;③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或吡嗪酰胺3种药联合应用两个月后,再每周两次用药,利福平、异烟肼共6个月,以上方案可根据病情酌情选用

(3)手术治疗:以下情况可选用手术治疗:①盆腔肿块用药物治疗后缩小,但未能完全消退者;②治疗无效或治疗后又有反复发作者;③子宫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无效者术前、术后两个月均应使用抗结核药,以达彻底治愈。手术以子宫全切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为主,如患者年轻,应保留健侧卵巢,仅切除输卵管

滴虫性阴道炎

(l)全身用药:甲硝唑,每次mg,每日2-3次,7日为个疗程,对初次患病及月经期者可单次给甲硝唑2g或替硝唑2g,饭后顿服。性伴侣亦应同服此药。注意服药后可有白细胞减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在哺乳期用药及用药24小时内不哺乳为妥

(2)局部用药:甲硝唑mg,每晚塞入阴道次.0次为个疗程,若先用%乳酸或0.5%醋酸冲洗阴道,改善阴道内环境,可提高疗效

(3)治愈标准:因滴虫性阴道炎常于月经后复发,故在治疗后要经3个月经周期的月经后3-7天检查,滴虫均阴性方可称为治愈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分类

项目

单纯性vvc

复杂性vvc

发生频率

散发或非经常发作

复发性

临床表现

轻到中度

重度

真菌种类

白假丝酵母菌

非白假丝酵母菌

宿主情况

免疫功能正常

免疫功能低下、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未控制糖尿病、妊娠

2.VVC的评分标准

症状及体征

0分

2分

3分

瘙痒

偶有发作

症状明显

持续发作、坐立不安

疼痛

充血、水肿

外阴抓痕、皲裂

分泌物

较正常稍多

量多、无溢出

量多、有溢出

注:评分7分为轻、中度VVC,评分≥7分为重度VVC。

3.细菌性阴道病与其他阴道炎的鉴别诊断

项目

细菌性阴道病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滴虫性阴道炎

症状

分泌物增多,无或轻度瘙痒

重度瘙痒,烧灼感

分泌物增多,轻度瘙痒

分泌物特点

白色,匀质,腥臭味

白色,豆腐渣样

稀薄,脓性,泡沫状

阴道黏膜

正常

水肿、红斑

散在出血点

阴道pH

4.5

4.5

4.5

胺试验

阳性

阴性

可为阳性

显微镜检查

线索细胞,极少白细胞

芽生孢子及假菌丝,少量白细胞

阴道毛滴虫,多量白细胞









































钙泊三醇软膏
盖百霖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jbolanhui.com/ljcb/4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