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生素发现之前,感冒曾引发瘟疫、拉肚子经常耗尽患者最后的气力、皮肤划个口子就可能化脓导致死亡。那样的历史会在未来重演吗?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可能正在走向这条道路。目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正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如果不紧急采取协调行动,全世界就可能会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几十年来可以治疗的普通感染和小伤会再次变得致命。
19.9%的大学生就医时主动向医生索要抗生素、63.1%的大学生在家或宿舍中储备抗生素、95.5%的大学生在无处方的情况下买到了抗生素……10月23日,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通过对中国6个省份名大学生做了关于抗生素使用知识和行为调查后,最新发布了一份数据报告。
当下,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性是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超级细菌”即“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引发担忧。在中国,这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和紧迫。根据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抽样的6个省份大学生自限性疾病就诊率高达27.4%,而国外大医院就诊比例只有15%,医院抗生素门诊处方率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两倍左右。
40%可能刚出生就接触了抗生素今天的医学条件下,剖宫产非常安全。以至于有人会问,如果只是多花点钱,就能让产妇更舒服、医生更省事,那么何乐而不为?
在整个动物界,母体在分娩的时候都会将微生物传递给后代。通过这种方式继承的微生物对于人类胎儿的健康至关重要。千万不要小看这人生第一次的微生物互动。
无论分娩快慢,自然分娩的胎儿一出生马上就接触到母亲阴道里的乳酸杆菌。婴儿吸入的第一口汁液包含了母亲阴道里的微生物,也不排除有一定的肠道微生物。一旦出生,婴儿就本能地寻找母亲的乳头开始吮吸。于是,婴儿嘴上的大量乳酸杆菌就混着第一口母乳进入了体内。没有比这更完美的互动了——乳酸杆菌和其他乳酸菌可以分解乳糖——母乳里的主要糖分,并提供能量。婴儿的第一口食物是母亲的初乳,与之后的普通母乳不同,它富含抗体,可以保护婴儿。这一系列恰到好处的组合,涉及了阴道、婴儿、口腔、乳头、母乳,一切都是为了保证新生儿肠道内的第一批微生物可以帮助胎儿消化母乳。这些微生物同样可以合成它们自己的抗生素,从而抑制其他竞争性的,或者更危险的微生物在新生儿的肠道寄居。
在剖宫产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手术从子宫里被直接取出,没有通过母亲的产道,也没有获得乳酸杆菌。就分娩本身来说,产妇往往都摄入抗生素以抵御剖宫产之后的感染,或者预防B群链球菌的感染。在今天的美国,大约40%的女性在分娩期间接受过抗生素注射,这意味着大约40%的新生儿也接触了抗生素。
抗生素治不了的“淋病”“超级细菌”为全球人类敲响了警钟,抗生素滥用的局面亟需遏止。为应对日益严重的抗生素耐药性威胁,世界卫生组织8月30日发布了三种常见性传播感染——衣原体感染、淋病和梅毒的新版治疗指南,并呼吁各国政府立即开始使用。
世卫组织表示,一般来讲,抗生素可以治愈衣原体感染、淋病和梅毒患者。但由于近年来抗生素滥用的问题,这些病原体对抗生素耐药的情况越来越多,导致治疗方案有所减少。目前,淋病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最强,目前已发现有任何抗生素均不起作用的耐多药淋球菌。
据估计,全球每年高达1.31亿人感染衣原体,万人患淋病,万人患梅毒。这些患者如得不到诊断和治疗,将导致严重并发症,并给女性带来如盆腔炎、宫外孕和流产等长期健康问题。这些患者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也会增加2至3倍,若得不到治疗,孕妇出现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的几率也将增加。
新版指南以对这三种性传播感染最为有效的最新治疗证据为基础,指出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是预防感染的有效方法。指南不建议将喹诺酮类药物用于淋病治疗;并建议为梅毒患者注射苄星青霉素,这种治疗方法比口服抗生素更加有效,也更便宜。
世卫组织生殖健康和研究司司长伊恩·艾斯丘表示:“新版指南强调,必须用正确的抗生素、正确的剂量、正确的时间治疗这些性传播感染,以减少疾病传播并改善生殖健康。要做到这一点,国家卫生服务部门就需要监测本国这些疾病感染的抗生素耐药模式。”
消炎药≠抗菌药,抗生素使用误区多
由于抗生素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有些人就将抗生素作为万能药,不管得了什么病,都用抗生素治疗,因此称之为滥用。
抗生素与抗菌药的概念是有区别的,但生活中常被混用。抗生素的定义是指某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自然产生的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抑制或杀灭病原体或肿瘤细胞。而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抗生素,其实正确的说法应是“抗菌药”,抗菌药物可对抗由细菌、真菌等引起的感染。
很多人家中常备的“消炎药”,其实大部分都是抗生素。目前大家常说“消炎药”,基本指的都是抗菌药,但医生所指“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并不是抗菌药。而且带“炎”字的疾病(关节炎、肾炎等)都该用抗菌药,也是人们的一种误解。
而且人们在日常使用抗菌药物时,还普遍存在以下主要误区,助长了抗生素的滥用。
误区1:药不对症:使用抗生素前应明确病症是不是细菌感染?是什么细菌感染?因为每种抗生素都有1个抗菌谱,只有先确定病因才能有针对性用药。
误区2:联合使用:不提倡把几种抗生素联合使用,因为混合病菌引起感染的情况比较少,如果情况比较急,无法确定是哪种细菌感染可使用一种广谱抗生素。
误区3:用于预防:一般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比如有的父母感冒了怕传染给孩子,就给孩子服用些抗生素,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误区4:未足时足量按疗程使用:抗生素直接作用的是细菌,即便抗生素有效,也不可能一下子杀死所有的细菌,这时如果盲目停药可能还有部分未被杀死的病菌,不仅病情会反复,等下次再用药时这些细菌就会成为耐药菌。因此,如果病情确实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应足时足量,按疗程用药,以维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
长按图片“识别北京看白癜风哪个医院好白典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