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采集时间
拟报告时间
是否要求空腹
采集容器及标准
备注
乙型肝炎DNA测定
周一至周日
周一至周五10点前采集的标本,当天下午3点以后取报告(特殊情况另行通知)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丙型肝炎RNA测定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EB病毒DNA测定
血液标本空腹
血液标本EDTA抗凝管/咽拭子标本留取咽拭子管中
血液标本2毫升
解脲脲原体DNA测定
否
无菌棉拭子管
沙眼衣原体DNA测定
否
无菌棉拭子管
淋球菌DNA测定
否
无菌棉拭子管
单纯疱疹Ⅱ型DNA测定
否
无菌棉拭子管
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
血液标本空腹
血液标本EDTA抗凝管/痰液标本痰盒/胸腹水标本一次性注射器(无菌试管)
血液标本2毫升
丙型肝炎病毒RNA基因分型
电话/短信通知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分型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核酸测定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他汀类)人类SLCO1B1和APOE基因检测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氯吡格雷)人类CYP2C19基因检测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华法林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
是
EDTA抗凝管
2毫升
新型冠状病毒-nCoV核酸检测
否
专用采样管
PCR专业组联系
项目组合
检验项目
参考区间(最低检测限)
临床意义
备注
乙型肝炎病毒DNA定量
HBV-DNA
1.0E+02IU/mL
(1)了解患者体内病毒复制情况,用药前后疗效的动态学观察。指导临床用药及药物剂量选择及调节;
(2)优生优育孕前、产前感染普查,有助于预防母婴垂直传播;
(3)健康普查、流行病学调查及该病毒的分子学诊断,体内病毒载量及表达及早期诊断。比乙肝表面抗原早检出。
丙型肝炎病毒RNA定量
HCV-RNA
1.0E+02IU/mL
(1)HCV是输血后肝炎和散发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原,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多种肝脏疾病。
(2)HCV-RNA检测用于丙肝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鉴别丙肝病毒的活动性和复制程度。
(3)HCV-RNA定量可及时估计应答情况、及时调整疗程以及指导用药,为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提供客观指标。
(4)弥补ELISA方法的高漏检率,HCV-RNA可作为HCV感染诊断的指标。
(5)抗-HCV阳性而血清中HCV-RNA未检出,提示病毒载量可能低于最低检测限,表示曾经感染过丙肝病毒并出现了相应的免疫应答。
(6)抗-HCV阴性仍可检测到HCV-RNA,此类患者可能处在免疫学检测的“窗口期”或为一部分不产生抗体的丙肝病毒携带者。
解脲脲原体DNA定量
UU-DNA
5.0E+02拷贝
解脲脲原体与自然流产、先天缺陷、死胎和不孕症有关。解脲脲原体感染除引起男性非淋性尿道炎、前列腺炎、附睾炎外,还被认为与男性不育相关,男性不育患者精液中,脲原体检出率高达66.6%。因此解脲脲原体的检测有助于生殖泌尿系感染普查、对性传播疾病的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的确诊和治疗等均有意义。
沙眼衣原体DNA定量
CT-DNA
5.0E+02拷贝
沙眼衣原体不仅可致眼部和肺部感染,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在我国,在非淋球菌性尿道炎中,沙眼衣原体的感染居首位。所引起的尿道生殖系感染对男性来说主要是尿道炎,未经治疗的男性患者多数转变成慢性感染,周期性加重,或合并附睾炎和前列腺炎。在女性,可引起尿道炎、宫颈炎、严重者可并发输卵管及盆腔炎,妨碍妊娠并可导致生殖能力的损害。围产期母婴传播可致新生儿肺炎、沙眼衣原体母婴传播率高达30%-70%。因此沙眼衣原体用于生殖泌尿系感染普查、沙眼病原学诊断。有利于早期、无症状感染的诊断;指导治疗和疗效观察。
淋球菌DNA定量
NG-DNA
4.0E+02拷贝
淋球菌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侵入尿道和生殖道,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也是导致不育的原因之一。因此淋球菌检测有助于生殖泌尿系感染普查、淋球菌病原学诊断,对性传播疾病的早期发现、无症状感染的确诊和治疗等均有意义。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定量
HSVⅡ-DNA
5.0E+02拷贝
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器疱疹的快速诊断及生殖泌尿系感染普查、宫颈癌的病因学调查与HSVⅡ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结核杆菌DNA定量
TB-DNA
1.0E+02拷贝
(1)结核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结核杆菌因其培养周期长,临床很难采用培养方法进行结核杆菌感染的快速诊断,而采用PCR方法,则可以做到这一点,如通过对痰、血液、淋巴液、脑脊液、胸腔积液、腹水等标本中结核杆菌的PCR检测,可快速诊断肺结核、结核杆菌菌血症、淋巴结合、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胸腹膜炎等。
(2)用于临床疑似各种结核的普查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等。
(3)抗结核治疗的监测,在抗结核治疗中,采用PCR方法定期检测,可评价抗结核药物的疗效。
(4)要注意临床“假阳性”问题,PCR检测的是病原体核酸,不管结核杆菌是否为活细菌,PCR均能检出,在经抗生素治疗一个疗程后,建议两周后再做PCR检测,以避免临床假阳性。
EB病毒DNA定量
EB-DNA
全血2.0E+03拷贝
咽拭子5.0E+02拷贝
(1)长期高拷贝EBV感染,是发生鼻咽癌的高危因素,与鼻咽癌的分期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晚期鼻咽癌的EB病毒含量高于早期鼻咽癌患者。因此检测EB病毒DNA含量有可能成为一个监测预后的指标;
(2)儿科常见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X连锁淋巴增殖综合征、EBV相关性嗜血细胞综合征都与EBV感染密切相关。
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核酸测定
HLA-B27
阴性
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辅助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可不同程度的累计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研究证明AS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且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密切相关。
丙型肝炎病毒RNA基因分型
HCV-RNA基因分型
1b/2a/6a/3a/3b
(1)在临床上对于分析丙肝致病性、预测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2)对于监测HCV基因变化、追踪传染源、分析流行趋势和设计病毒疫苗有指导意义;
(3)HCV基因型1a、2a合并HBV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大部分(74%)急性肝炎患者为基因型1a;基因型3a感染与肝脏脂肪变的关系较为密切;
(4)同样的治疗进程,基因型2/3感染患者对于干扰素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是基因型1感染患者的2-3倍。
乙型肝炎病毒DNA基因分型
HBV-DNA基因分型
B/C/D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乙肝发病机制、转归、抗病毒疗效均密切相关。不同基因型其临床感染特点和致病性也完全不相同。基因型B与慢性HBV携带及低年龄组原发性肝癌的进展有关,基因型C与肝脏疾病的活动性相关,且与母婴垂直传播有关;拉米夫定引起的HBV变异与HBV基因型密切相关,不同HBV基因型对拉米夫定的治疗反应不同。同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预后不同可能与基因型有关。对乙型肝炎病毒分型的重要性在于:
(1)根据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患者发生肝细胞癌(HCC)的危险性进行预测;
(2)根据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预测患者的耐药风险;
(3)为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提供临床用药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因此,对患者血清中HBV基因型的测定,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的基因型及临床表现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和预后判断有着积极的作用。
(他汀类)人类SLCO1B1和APOE基因检测
SLCO1B1
APOE
/
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有效的降低LDL-C水平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药物。但是不同个体对不同他汀类药物的反应不同,导致差异的关键因素是他汀类药物在肝脏代谢和转运的遗传特性不同。特别是参与他汀类药物肝脏代谢的关键性转运蛋白-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由SLCO1B1基因编码)以及载脂蛋白E(APOE)的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他汀类药物的血浆及肝脏浓度,从而影响他汀类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他汀类药物在肌病风险或在降LDL-C的能力方面如发生变化,均会改变这些药物临床应用时的效益风险比。载脂蛋白E在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它与血脂代谢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他汀类药物之前对患者基因型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早评估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氯吡格雷)人类CYP2C19基因检测
CYP2C19
/
CYP2C19基因的遗传变异导致CYP2C19酶活性的个体差异,使人群出现超快代谢者(UM)、快代谢者(EM)、中间代谢者(IM)和慢代谢者(PM)4种表型,根据不同表型调整用药方案。氯吡格雷确认是前体药物,需要经过CYP2C19酶的活化后才能产生抗血小板功能。临床血小板反应存在多样性与CYP2C19基因相关,使用氯吡格雷时,CYP2C19基因型可以考虑作为血栓风险因子之一。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尤其对于一些PCI术后血栓高危,心血管狭窄程度高,病情重的病患进行CYP2C19基因型检测。因此,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药物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很多药物的代谢依赖CYP2C19酶的活性,都有必要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以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反应。与CYP2C19基因相关的部分药物如下:
心内科、神内科:氯吡格雷
消化科、神外科: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
精神科、神内科:西酞普兰、舍曲林、丙咪嗪
皮肤科、感染科:伏立康唑
华法林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检测
CPY2C9
VKORC1
/
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药,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瓣膜病、人工瓣膜置换术和心腔内血栓形成等的抗凝治疗,但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个体差异大,个体间华法林稳定剂量差异可达20倍以上,尤其在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初期,极易导致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华法林代谢酶基因CPY2C9基因*3等位基因和华法林靶点基因VKORC1基因-G/A基因型与其抗凝疗效密切相关,不同基因型患者所需华法林剂量差异明显。CPY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可辅助临床医生快速确定华法林起始用药剂量,并预测药物毒性,结合INR检测值评估华法林的维持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1)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的药物(酶抑制剂)
aCYP酶系抑制剂可使华法林的代谢降低,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胺碘酮、别嘌呤、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苯乙肼、苯丙胺等)、西咪替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等)等。
b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如水合氯醛、氯贝丁酯、磺胺类药物等。
c影响维生素K吸收的药物,如广谱抗生素(头孢哌酮、头孢噻吩等)、液状石蜡、考来烯胺等。
d增加华法林与受体亲和力的药物,如奎尼丁、同化激素、苯乙双胍等。
e干扰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氯丙嗪、苯海拉明等。
f其他药物包括丙硫氧嘧啶、口服降糖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等可增强华法林抗凝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明。此外,华法林与链激酶、尿激酶合用也易导致危重出血事件。
(2)减弱华法林抗凝作用(酶诱导剂)
aCYP酶诱导剂可使华法林的代谢增加,如苯巴比妥、格鲁米特、卡马西平、利福平、灰黄霉素等;
b维生素K、口服避孕药和雌激素等能竞争有关酶蛋白,促进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生成,拮抗华法林的作用,使抗凝作用减弱。
叶酸代谢能力基因检测
MTHFR
/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是叶酸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可介导同型半胱氨酸在人体内的清除,促进DNA甲基化反应及人体DNA合成。通过检测MTHFR基因(ATCT位点)的多态性可提示出生缺陷风险,指导孕妇个体化叶酸补充方案,降低缺陷新生儿出生率。也可以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子痫、妊高症、男子少精症等复杂疾病病因学的诊断及个体化用药。
新型冠状病毒-nCoV核酸检测
-nCoV
阴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
本室节假日检测项目为预约标本,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