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进口替代刚开始推

财联社(长沙,记者黄路李拥军)讯,圣湘生物(.SH)一上市,就拿下A股中报营收、净利增速冠军,三季报预告亦再超预期。财联社记者近日特就市场投资者关心的公司产品未来市场空间和业绩持续性等问题,专访了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

他表示,对标行业国际巨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还处于前期阶段,进口替代还远未完成,公司已利用疫情机遇加速渠道布局,今年还将加大仪器投放。内生增长之外,若并购则会考虑“小而美”的细分领域龙头公司。

进口替代空间大

分子诊断是指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与疾病相关的结构蛋白质、酶、抗原抗体和各种免疫活性分子,以及编码这些分子的基因的检测。本次疫情中大展身手的核酸检测方法就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分子诊断技术。

行业数据显示,分子诊断在我国体外诊断市场中占比15%左右,最大应用领域为传染病,占比26%,其次分别是优生优育、性病、肿瘤等领域,占比分别为21%、19%、10%。

戴立忠表示,从全球看,分子诊断作为体外诊断的重要细分领域,增速水平一直是体外诊断行业最高的,但由于技术门槛高,一直处于几个国外寡头垄断的格局。

目前国内体外诊断特别是分子诊断市场,进口替代还远远没有完成,进口产品占比仍较高。化学发光市场有80-90%使用的进口产品,这些领域都有文章可做。

分子诊断大有用武之地,过去别人不用,不是因为没有需要,而是用不起、用不好。只要把用得起、用得好的方案打造出来,用户基础、用户的使用量会几何级数地上升。

在回应企业成长空间的提问时,戴立忠表示,在圣湘的愿景下面,希望构建起分子诊断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的新生态,让分子诊断进入到“人人可及”时代,那将是一个上千亿甚至万亿级的市场。所以圣湘从事的分子检测领域,是刚开始的事情,企业会不会有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所处行业赛道的成长空间。

加大仪器投放拓展产品系列

Roche(罗氏)、Beckman(贝克曼)等国际体外诊断行业巨头均采用“试剂+仪器”的业务模式。戴立忠表示,“公司对标的企业就是国际行业巨头”。

圣湘生物因核酸检测试剂迅速广为人知,根据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临检中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报告》,使用圣湘生物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的实验室数量为家,排名行业第一。

此外,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临检中心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参评单位中圣湘生物乙肝、丙肝核酸检测产品使用客户数,也排名行业第一;圣湘生物结核杆菌、HPV16/18、EB、人巨细胞、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6个核酸检测产品使用客户数,均排名行业第二。

实际上,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检测试剂、仪器和检测服务。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圣湘生物全自动核酸提取仪等仪器的装机量增长较多,年1-6月期间新增装机数量台,对比年-年累计新增装机数量台,上半年装机量已接近过往三年的2倍。

第三季,公司装机量继续加速,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售近台,装机增长将进一步带动公司试剂的增量销售。

戴立忠表示,今后还将进一步继续加大仪器的投放。显然,通过本次疫情积累的客户群和新增仪器装机量,将为公司试剂业务带来较大的增量空间。

记者现场获悉,公司目前一个月可以最高生产上千台仪器设备,试剂一天最高产能可以达万人份,每日产量会随订单变化出现波动。

为备战全球秋冬疫情防控,圣湘生物在呼吸道核酸检测领域推出了系列方案,包括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新冠、甲乙流三联检核酸检测试剂,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七项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试剂等20余项呼吸道系列产品。

戴立忠表示,体外诊断行业竞争要的就是速度,因为市场变化很快,客户的需求变化很快,一旦占据了优势,这个优势会变得越来越大。以法国为例,该国已成为公司新冠产品第二大出口国家,目前公司的宫颈癌HPV检测试剂也已经对法国开始大量发货了,原来这是相对难进的市场。“通过新冠抗疫,他们认识到了圣湘产品的性能和技术平台稳定性、先进性,以后有其他产品需要,他们就会想到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linqiujun.com/lyzl/107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